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小兒消化不良,常見癥狀為:上腹痛、腹脹、胃氣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上腹灼熱感等,這些癥狀持續存在或反復發作,但缺乏特征性,并且極少全部同時出現,多只出現一種或數種。這些癥狀影響了患兒進食,導致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患兒營養不良發生率較高,生長發育遲緩也可能發生。不少患兒合并有神經癥、焦慮癥等精神心理癥狀。
小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對小兒生長發育影響較大。小兒的胃腸道調節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均不完善,易受到環境不利因素的影響而致消化吸收不良。因此,一旦小兒受到不良環境因素如感染、過熱、受涼及喂養不當的影響,就會造成胃腸道的分泌機能被抑制,使得小兒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出現腹脹、厭食癥狀;或者誘發胃腸道功能紊亂及其菌群失調而產生惡心、腹脹、腹瀉癥狀。
嬰兒健脾散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常用的藥物。那么,嬰兒健脾散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嬰兒健脾散由白扁豆(炒)、山藥(炒)、雞內金(炒)、白術(炒)、川貝母、木香、碳酸氫鈉、人工牛黃組成,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進,腹脹,大便次數增多等癥狀。嬰兒健脾散用溫開水調成羹狀后口服,也可與奶共服,通常一至三歲一次1—2袋,周歲以內一次半袋,一日2次。
據資料,中藥的作用機制并不完全清楚。但有證據顯示,它們即使在很低的濃度下也可以通過味覺系統、迷走神經以及腸道神經系統刺激胃及消化腺的分泌,并通過腸道神經系統加強了消化道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反饋刺激,從而使腸道功能增強。較大劑量的中藥甚至可以直接影響胃腸黏膜。中草藥常含有芳香油類,而芳香油類有解痙、通氣導瀉及局部止痛的功能。近年來多個關于中草藥制劑(如香菜油、薄荷油、姜以及姜黃提取物等)的對照研究表明,中草藥對功能性胃腸疾病的治療效果優于安慰劑,而與促胃腸動力藥的效果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嬰兒健脾散需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已知對嬰兒健脾散或該藥其中某些成分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如有青霉素類藥、清開靈注射液或口服液、雙黃連注射液或口服液、魚腥草注射液或口服液過敏史,以及魚、蝦、蛋等過敏史者慎用。
對于小兒消化不良的患兒,應注意日常護理:
1、調節飲食結構,少吃肉類、冷飲、碳酸飲料、零食。應注意避免進食誘發癥狀的食物,如咖啡、酒以及高脂食物等。
2、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不要過飽,按時進餐,多吃蔬菜、水果是調整消化功能的好方法。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使排便正常化可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癥狀。
3、保證戶外活動時間。
4、適當的心理治療對疾病恢復有重要作用,可改善癥狀。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每一種治療藥品都是有使用方法的,只有嚴格按照藥品的使用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的。對于寶兒康散相信很多家長們都很熟悉,寶兒康散是用于小……詳細>>
小兒葫蘆散對小兒呼吸系統強大的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詳細>>
消化不良是生活中常見的癥狀,不少人不重視消化不良,因此沒有采取治療措施。但導致消化不良的疾病種類較多,患者如長期消化不良應及時就醫確診,……詳細>>
患者用藥治療疾病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清楚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確保安全用藥,盡量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小兒復方磺胺二甲嘧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