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偏食當心患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但是很多人對此還不是很在意,而引發了更多的危害。那么哪些人比較容易患上骨質疏松?它有哪些危害呢?我們又能怎么預防?下面都來看看。
長期偏食當心患骨質疏松
1、酗酒者
酗酒導致骨密度降低,酗酒使成骨細胞功能受抑制,抑制人骨生長因子,使睪酮水平下降,易導致骨松和骨折。有專家建議:飲酒者每天乙醇攝入量在11~29克為宜,高于30克為過量,有害健康。
2、喜歡高鹽飲食者
高鹽飲食也是骨松癥的高危險因素,因為鈉排出同時也帶尿鈣排泄,從而導致骨丟失。
3、長期偏食者
偏食會致鈣、蛋白質等營養素的缺乏,導致骨基質蛋白合成不足。
4、缺乏運動者
足不出門,長時間打電腦、看電視,體育活動太少者,也易患骨質疏松癥。適量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可以增加骨峰值和減少及延緩骨量丟失。運動可提 高雌激素和睪丸酮水平,使鈣的吸收和利用增加,肌肉發達則骨粗壯,骨密度高。但過度的運動可導致青春期的延遲,身體脂肪的過量丟失和雌激素的嚴重缺乏,易 導致骨質疏松癥。
5、嗜煙者
吸煙者骨量丟失率約為正常人的1.5~2倍。吸煙可使腸鈣吸收減少、促進骨吸收、增加尿鈣排泄、抑制骨形成作用。煙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女性吸煙者過早絕經,引起骨吸收、骨量丟失,增加骨折風險。
骨質疏松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稍不注意就會發生骨骼從而導致致殘,甚至死亡。
骨質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1、發病率高:老年人骨質疏松發病率較高,全球有2億骨質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質疏松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50歲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會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經歷了第一次骨質疏松性骨折,繼發性骨折的危險明顯加大。我國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現有骨質疏松癥患者9000萬,占總人口的7.1 %。預計到2050 年將增加到2.21億,那時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將發生在亞洲,絕大部分在我國。
2、疼痛:骨質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頸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時可感到全身無力。疼痛部位廣泛,可有變化,與坐、臥、站立或翻身等體位無關,癥狀時輕時重。
3、骨折:因骨骼強度和剛度下降,輕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車顛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見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橈骨遠端)和髖部(股骨頸)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長時間臥床不起,可誘發多種并發癥,如褥瘡、尿路結石、腦血栓、墜積性肺炎等,嚴重影響健康,威脅生命。
4、骨骼變形:由于骨小梁變細、減少,骨骼易發生斷裂。脊柱椎體主要由松質骨構成,其骨小梁斷裂時,整體外觀并無裂縫,X線照片或CT圖片也難以發現。但日久天長,積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變矮,弓腰曲背。可繼發腰背疼痛,影響行走、呼吸等多種功能活動。
骨質疏松該怎么預防呢?
預防骨質疏松癥應從兒童開始,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丟失。人一般在30歲左右達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儲備期,之后均屬支出。骨峰值的高低80%左右決定于遺傳因素,其余決定于環境因素。在環境因素中,富含鈣的飲食和規律的鍛煉有利于建立骨峰值,因此從兒童開始就應注意進食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飲食,注重獲得足夠的光照,同時進行規律的負重運動。如果達到滿意的骨峰值,那么將來發生骨質疏松的幾率就會減少。達到最佳骨峰值后也應在飲食、運動等方面建立起良好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盡量減少骨量丟失,降低骨質疏松的發生率。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同房后腰痛且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什么是職業性骨骼肌肉疾病
2024-10-21兩膝關節隱痛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2024-10-21鳩江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滑膜炎犯了走路不能屈伸與中午喝酒有關
2024-10-21港口地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夏天補鈣是否存在吸收不佳的情況?
2024-10-21東山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關節疼起來真要命 當心得了這個病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