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危害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危害!關于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寶寶的骨盆日后會向前突出,走路的樣子也會很古怪。那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會有哪些危害呢?
【先天性款關節脫位的危害】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發病后可并發先天性斜頸、腦積水、腦脊膜膨出、其它關節先天性脫位或攣縮等疾病。該病患兒的病情在兒童時期未被發現,部分患兒的脫位可在一定時期內自愈,若自愈后位置欠缺,會造成髖關節疼痛,形成扁平髖,甚至影響到股骨頭附近的血運還可能導致股骨頭壞死。
一些兒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者在年幼時期做過復位手術,因手法粗暴、牽引不夠、未弄清阻礙復位因素或固定不當等情況,是患兒成長中的一大隱患。手術時手法粗暴、創傷過大、固定時強力極度外展,會損傷了股骨頭附近血管,使血液循環受到阻礙,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年齡較大的患兒做復位手術,成年后出現并發癥的機會較多,一般為髖關節骨性關節病。
怎樣早期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因為本病的病因尚未確定,所以還沒有一種可靠有效的方法來預防本病的發生。”無錫骨科專家說,針對該疾病,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要想早發現,必須了解本病的癥狀和體征:
①雙側大腿皮紋及會陰部不對稱,患側臀部較突出。
②新生兒雙下肢活動度不同,患側不愛活動。
③走路較晚,步態異常,正常兒童一般1—1.5歲開始會走路,而患有脫位者多數超過1.5歲才學會走路,且走路步態異常,單側脫位者呈跛行步態,雙側脫位者呈搖擺步態。
④髖關節外展活動受限,蛙腿征試驗陽性。
⑤雙側肢體不等長,患側較健側短,雙側屈髖屈膝,兩足并齊時,兩膝不等高。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具有以上現象,就要注意了,必要時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做B超或者拍片子進行檢查。
“先髖”的主要治療手段 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發現本病后應及時治療,治療方法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在不同的年齡段,治療原則也不同。18個月(一歲半)以下的孩子建議選擇佩戴吊帶治療;18個月—24個月大的孩子,主張首選保守治療,即牽引后,全麻下復位石膏固定,后期采用支具固定,需要10-12個月時間;大于24個月的患兒,最好采取手術方法治療,而且,目前手術方法較多,根據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手術方式。
患兒術后康復訓練,家屬及陪護應多用心
“小兒髖關節脫位手術后,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股骨頭壞死,關節粘連僵硬。”骨科專家指出,許多孩子在醫院就診治療后,回家在活動過程中不注意,可能會出現髖關節再脫位,給治療上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建議,患兒在手術4個月后再進行下床走路,髖關節部位打上的石膏一定要保護好,防止患兒尿濕斷裂。患兒手術后的康復鍛煉應謹遵醫囑,定期復查,以防髖關節再脫位。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