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術后功能鍛煉指導
下肢骨骨折膝關節康復護理下肢骨折術后,患者因擔心過早運動影響骨折愈合,往往習慣性制動限制了膝關節的活動。長時間的制動后表現為膝關節屈曲、伸展受限,常伴有股四頭肌
下肢骨折術后,患者因擔心過早運動影響骨折愈合,往往習慣性制動限制了膝關節的活動。長時間的制動后表現為膝關節屈曲、伸展受限,常伴有股四頭肌攣縮、肌力下降,以及關節囊及四周組織的粘連,導致膝關節的僵硬,下肢骨折術后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對改善和消除創傷后膝關節功能障礙取得較好效果。
1。術后第1d即開始指導患肢股四頭肌的靜力收縮及足趾、踝關節的伸曲活動,每次維持5~10s,每組作50次,作3~5組/d,每次練習量以不引起肌肉酸痛為度。
2。關節松動手法:根據骨折類型及愈合情況對患膝進行關節松動手法治療,重點是改善膝關節的活動范圍。首先髕骨松動練習,患者取仰臥位,患膝稍屈曲,膝下墊薄枕,以雙手拇指抵于髕骨的上、下、左、右邊緣,使髕骨向上、下、左、右滑動,時間15~20min,1次/d。膝關節被動屈曲練習,患者取俯臥位,醫護人員一手固定大腿遠端,一手握小腿遠端,緩慢向膝關節屈曲方向加力,患者感到酸脹疼痛時持續30~40s,休息1~2min后繼續重復,1~2次/d。
3。采用Odonoghue直腿抬高法[1]:仰臥位患肢直腿抬高,健側臥位患肢直腿外展,俯臥位患肢直腿后伸。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可逐漸由被動到部分助力再到主動,角度由小到大,次數逐漸增多,2~3次/d。
4。功能牽引:對伸膝功能障礙的患者使用下肢功能牽引器牽引患肢,在充分固定骨折部位的情況下,牽引質量5~10kg,每次以5min開始逐漸延長至30min,以患者有酸脹感為度,1~2次/d。除滑輪牽引外,還可以鼓勵患者取跪位,利用體重把臀部壓向足跟,每次10~20min。
5。物理療法:我們對骨折恢復期患者同時給予高壓靜電、紅光、微波、泥療、針灸輔助治療及促進神經恢復和骨骼愈合的藥物靜點,綜合治療療效顯著。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