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多運動可加快骨折愈合
骨折是指由于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骨科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質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
骨折發生后常在局部出現疼痛、壓痛、腫脹、瘀血、畸形、活動受限及縱向叩擊痛、異常活動等。一般多可據此作出診斷。當然,如果骨科骨折損傷了血管、神經等,則會出現相應的表現,故應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時損傷。為了確診和進一步了解骨折部位、類型及指導治療,X線檢查是必要的。通常,骨科骨折經過適宜的治療,如復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應的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多可自行愈合。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被中斷或破壞。由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骨折;發生在原有骨病(腫瘤、炎癥等)部位者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與外界相通為開放性骨折,如與外界不通則為閉合性骨折。此外,還可根據骨折的程度、穩定性和骨折后的時間作出其他分類。
骨折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一、復位
包括手法復位和切開復位,以手法復位為主。復位時間越早就越容易,效果也越好。如果脫位時間較長,關節周圍組織攣縮、粘連,空虛的關節腔被疲痕組織充填,可給手法復位造成一定困難。對于合并關節內骨折、經手法夏位失敗者,有軟組織嵌人、手法難以復位者或陳舊性服位手法復位失敗者可行手術切開復位。
二、固定
復位后將關節固定于穩定位置2—3周,使損傷的關節囊、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得以修復。固定的時間根據個體的脫位情況而定,太長易發生關節僵硬,太短則損傷的關節囊達不到修復,容易形成習慣性脫位。陳舊性脫位手法復位后,固定時間應適當延長。
三、功能鍛煉
在固定期問要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伸縮活動相思肢其它關節的主動活動。固定解除后,逐步進行患部關節的主動功能鍛煉,切忌粗暴的被動活動,可用理療、按摩等手段,促使關節功能早日恢復。
多運動可加快骨折愈合
如果老年人長期臥床,運動減少,每天丟失的鈣量高達150毫克,一周丟失的鈣量占身體總鈣量的1%,相當于正常人一年丟失的鈣量。此外,多曬太陽多運動可預防骨折。多曬太陽和運動是一種很好的補鈣方法,溫暖的陽光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緩解鈣流失,增強骨質。
中年人進行散步等體育活動能預防髖部骨折的原因是,鍛煉能增強骨骼力量和肌肉的張力,還有助于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劇烈運動并不適合老年人,散步才是相對安全有效的鍛煉方式。行走時要注意地面環境安全,浴室要安裝扶手,地板使用防滑磚;外出時可使用手杖,遇雨雪天氣時不要外出,減少跌倒的風險。
當然,適當的功能鍛煉不僅能改善全身狀況,還能促進患肢的血液供應,加強肢體關節的功能,對加速骨骼愈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責任編輯:張曉萌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