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患者不宜赤腳散步 不宜食用太多的奶制品
赤腳散步確實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骨質疏松的人足跟硬度會降低,踩在石頭上健身容易造成傷害,所以并不足取。骨質疏松癥和動物性蛋白質的關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越是吃肉類和動物性蛋白質多,患骨質疏松的幾率越高。
即便穿著鞋,骨質疏松患者在散步的時候也要避開鵝卵石路面,盡量選擇平坦的路面。
此外,有軟組織退化、軟骨退化等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的患者,關節炎脈管炎患者,足部有感染或傷口的患者,曾患足跟痛、腳趾腱鞘炎、腱鞘囊腫的人最好都不要赤腳散步或穿著鞋在鵝卵石上健步走。
食用太多的奶制品與蛋白質是造成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
老人攝入蛋白質尤其要適量
蛋白質與氨基酸是骨有機質合成的重要原料,但高蛋白飲食使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率降低,尿鈣排出增多,蛋白質攝入量增加一倍,可使尿鈣排出增加50%。多余蛋白質的攝入將增加負鈣平衡(當人體內吸收鈣小于排泄鈣時,稱為負鈣平衡狀態)。
人進入老年,由于體內組織器官功能減退以及骨鈣丟失的加速,吸收的鈣不能補償排泄的鈣,體內容易處于負鈣平衡狀態,這時機體為保證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就要動用骨庫的鈣來維持體內的鈣平衡。雖然每日動用的骨鈣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緩慢持續地動用,終究會使骨鈣虧空,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等病理變化。而長期蛋白質攝入缺乏,也會引起骨基質合成不足,新骨形成落后,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因此應進適量蛋白質膳食。
動物性蛋白質喝越多 鈣流失越快
鈣質的吸收和磷是相對的,牛奶的鈣含量比母乳高出3~4倍,問題是,牛奶中磷的含量太高,影響鈣的吸收,而母乳鈣含量雖然沒有牛奶高,但母乳的磷含量很低,比較起來,喝母乳反而可以吸收到更多鈣質。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加工食品,例如泡面等都含有大量的磷,這些食物都會影響鈣的吸收率。
蛋白質每日攝入需有度
人體的蛋白質需要量,1公斤體重只需約0.75克,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只需45克就夠了,隨便一塊肉、一個蛋、一大杯牛奶就可能過量。根據研究,人體每天鈣質的需要量約150~200毫克就足夠,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每天的攝取量約在300~500毫克,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量為400~500毫克,美國國家衛生組織的建議量甚至高達1000~1500毫克,美國官方組織建議量如此之高,正是因為他們的人民骨質疏松癥最嚴重。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一歲小孩缺鈣,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間盤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購買北京岐黃制藥的強骨膠囊應注意什么
2024-10-24慢性腰背痛治療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左踝撕脫性骨折拆石膏后用力踩地疼的原
2024-10-24舒筋活血片和腰疼寧膠囊一起吃,睡前半
2024-10-24手腕錯位多年未恢復且腫脹,影響大嗎?
2024-10-24維生素 C 和布洛芬能否同時服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