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習慣性脫臼?預防措施是哪些?
習慣性肩關節脫位比較常見,脫位后常能自行復位并反復發作,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病人年齡多在20歲—40歲之間。本病病因較多,有人認為是由于肩關節的骨、韌帶或關節囊先天發育不良所致,也有人認為是肩關節脫位后治療不當所致。首先要有二次或多次反復發生脫位的病史,有的可自行復位。脫位時肩關節有畸形,肩部疼痛常不劇烈,局部腫脹常不明顯,但肩關節功能明顯受限。病程長者,肩關節周圍可有程度不同的肌萎縮。X線片可協助診斷。
如何預防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有人認為該病的發生與肩關節先天發育不良有關,而實際上多數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在首次脫位時都有明顯外傷史,由于首次未得到適當有效的治療而發展成本病,故應對首次脫位后的治療予以格外重視。
肩關節脫位 不可盲目自行復位
肩關節是全身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能完成屈、伸、內收、外展和環繞等動作。肩關節的靈活與穩固本是矛盾的。肱骨頭大而圓,但關節淺而小,四周加高的軟骨又比不上骨質堅硬。因此,整個關節結構,如同一個大蘋果放在小碟子里,受到暴力后很容易滑出,發生脫位。最常見肱骨頭沖破關節囊前壁,造成肩關節“前脫位”。患者感覺肩部疼痛,原來渾圓的肩部皮下空虛,呈“方肩”畸形,且局部腫脹無法活動。通過X線片可以看見肱骨滑到關節前方,有時可能會出現肱骨頭骨折。
第一次肩關節脫位后,如果沒有正確固定,或休息時間不足就擅自活動,會導致損傷不能愈合,關節穩定程度下降。日后稍不留心,即可引起復發,成為“習慣性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頻繁脫位嚴重影響生活
習慣性肩關節脫位多發生于20~50歲的青壯年男性。由于損傷程度較輕,癥狀不重,以致很多人都抱著無所謂的心態。手法復位后,疼痛很快消失,活動也很正常。不少患者就以為徹底痊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由此埋下了“禍根”。
對于喜歡運動的人來說,肩關節頻繁脫位的“習慣”會帶來很大麻煩。因為絕大多數體育活動需肩關節參加,有些運動需要肩關節活動范圍較大,必須上舉、外展、外旋或者后伸。除游泳外,練習單雙杠,打籃球時舉手投籃,排球運動跳躍攔網等,都容易造成肩部損傷,無法享受運動的樂趣。
“脫位”一旦成了習慣,日常生活中做其他運動也得小心翼翼。如釣魚甩竿要十分小心,往高處放東西、晾衣服、換天花板上的燈泡也需請別人幫忙,很不方便。嚴重的患者,連平時走路,甚至晚上睡覺翻身,肩關節都可能自動脫落,最后甚至很難手法復位。
習慣性肩關節脫位需手術治療
肩部外傷、懷疑有關節脫位時,應盡早到??漆t院檢查治療,避免盲目自行復位,也禁止用粗暴的復位手法,以免加重損傷?;颊邞斨斢洠词箯臀粷M意,沒有疼痛,也要在醫生指導下,嚴格保持上臂內收、內旋,肘關節屈曲90度,再以三角巾懸吊前臂3周,讓受到破壞的關節囊長牢。
肩關節損傷嚴重或習慣性肩關節脫位頻繁發生,就需要手術治療,目的在于修補并加強關節囊前壁,穩定關節。手術方式較多,較常用的有“關節囊重疊縫合”以及“肩胛下肌肉止點外移”,術后5至7天即可出院。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一歲小孩缺鈣,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間盤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購買北京岐黃制藥的強骨膠囊應注意什么
2024-10-24慢性腰背痛治療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左踝撕脫性骨折拆石膏后用力踩地疼的原
2024-10-24舒筋活血片和腰疼寧膠囊一起吃,睡前半
2024-10-24手腕錯位多年未恢復且腫脹,影響大嗎?
2024-10-24維生素 C 和布洛芬能否同時服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a>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