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骨質增生又稱“骨刺”,是中老年常見病和多發病,多發于活動度大,負重的頸椎,腰椎,骶椎,膝關節,足跟等部位,不良的體位和不均衡磨損可誘發骨刺形成,以教師,會計,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發病率最高,發病較早。骨質增生又稱為骨關節炎、退變性關節炎等。是由于出現骨破壞引起的繼發性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收到異常載荷時引起的關節疼痛,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那得了骨質增生會有哪些癥狀呢?下面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骨質增生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1、膝關節骨質增生的癥狀
臨床表現:初期起病緩慢者膝關節疼痛不嚴重,有可持續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后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疼痛僵硬,稍活動后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發軟,易摔倒。蹲起時疼痛、僵硬,嚴重時,關節酸痛脹痛、跛行走,合并風濕病者關節紅腫、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動有彈響聲,部分患者可見關節積液,局部有明顯腫脹、壓縮現象。
2、腰椎骨質增生的癥狀
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如鄰近的神經根受壓,可引起相應的癥狀,出現局部疼痛、發僵、后根神經痛、麻木等。如壓迫坐骨神經可引起坐骨神經炎,出現患肢劇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個下肢放射。
3、頸椎骨質增生的癥狀
臨床表現: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現不同的癥狀,晚期可導致癱瘓。頸椎骨質增生嚴重者還會引起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
骨質增生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腰椎骨質增生的臨床表現:大多數腰椎骨質增生病癥人可以長期沒有癥狀,開始出現腰背酸痛 、僵硬、休息后明顯稍活動后反而好轉但活動過多則加重,天氣寒冷或潮濕時癥狀常加重往往因輕微扭傷,過度勞累,搬提重物或偶然的無意識腰部不協調動作,產生急性發作,急性發作時腰部疼痛加劇。
⒉、膝關節骨質增生:此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女性發病高于男性。其表現是一側或雙側關節不適,疼痛腫脹。起初疼痛多在長時間行走或上下樓梯時,但休息或臥床后好轉。隨著病情發展,走平路也疼痛,活動不方便,關節不穩定,走路稍不注意就會疼痛;同時膝關節活動時有像捻頭發時所發出的響聲。重者膝關節還會突然“鎖”在某一位置上,解“鎖”時,伴有明顯的彈響。這說明關節內已經有了游離體。
⒊、足跟骨質增生的臨床表現:起腳跟有疼痛感,長時間步行、站立加重。
⒋、頸椎增生的臨床表現:頸椎增生癥,輕者可見頸項不適,酸楚疼痛;重者可合并脊髓,椎動脈,神經根受累而形成各種類型的頸椎病,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1)神經根性癥狀:頸后與肩背部疼痛,有針刺樣或觸點麻木感;頸部活動受限,握力減弱,手指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等。
(2)脊髓型癥狀;此型最易導致癱瘓,多表現為步態不穩,行走笨重,感覺腳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無力,或持物易失落等。
(3)交感神經型癥狀:視力模糊,眼瞼無力,眼窩腫痛,流淚;心動過快或過緩,心前區痛和血壓高,肢體發涼,體溫下降。遇冷肢體有針刺感,繼而出現紅腫或疼痛加重;頭、面、頸部也可發麻或疼,耳鳴、耳聾、舌麻木等。
(4)椎動脈型癥狀:頭痛、頭暈、腦缺血;頭轉向某一方位時,即感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突然肢體麻木,感覺有異,持物無力或突然摔倒等。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治療慢性腰背痛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患有關節炎的孕婦能否服用草烏甲素膠丸
2024-10-24雙腿關節腫酸且不靈活,頸椎卻有增生,
2024-10-24腰痛寧膠囊的治療作用是什么?
2024-10-24頸椎病患者用骨筋丸膠囊和魏氏磁療骨痛
2024-10-24珍牡腎骨膠囊是中成藥嗎?關節疼痛能服
2024-10-2412 歲以下兒童能否使用尼美舒利顆粒
2024-10-24胳膊輕微骨折應吃啥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