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炎癥,其中慢性盆腔炎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會時有發生,治療的方法也比較多,其中中醫治療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慢性盆腔炎中藥治療
1、銀翹紅醬解毒湯
材料:紅藤30g,敗醬草30g,金銀花30g,連翹30g,生薏苡仁12g,炙乳香、沒藥各6g,皂角刺15g,赤芍藥12g,制香附子12g,蒲公英30g,延胡索15g,生大黃(后下)3g。
用法:每日服2劑,煎4汁,隔3h服1次。
功效:清熱解毒,化淤止痛。
專家表示:方中紅藤、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清熱解毒;乳香、沒藥行氣活血,祛淤止痛;敗醬草清熱解毒,活血祛淤,消痛排膿;薏苡仁健脾利濕,排膿消痛;桃仁活血祛淤,潤腸通便;血竭祛淤止痛;制香附子疏肝理氣,鎮靜止痛;赤芍藥消熱涼血,活血散淤,藥理試驗證實有抑菌鎮靜止痛作用。全方共奏清熱解毒、化淤止痛之功。
2、清熱通腑湯
材料:黃柏、忍冬藤、虎杖各20g,蒲公英、赤芍藥、車前子各15g,薏苡仁30g,大黃(后下)9g,枳實、延胡索、川楝子各12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功效:清利濕熱,理氣通腑。
中醫認為:“閉則邪留”,下焦壅滯閉塞,大便不通,邪無出路,因此,通腑瀉邪,清利濕熱是治療本病的原則。方中大黃、枳實等藥泄便通腑、疏導下焦壅實,給邪以出路;用黃柏、蒲公英、忍冬藤、薏苡仁、車前草、山梔子等清熱解毒利濕;125%的毛冬青液保留灌腸,四黃散水蜜外敷下腹部,病人發熱、腰痛、帶下量多等早期急性盆腔炎癥狀能較好地控制。
慢性盆腔炎按摩治療
1、摩腹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雙手扶著下腹部兩側向恥骨處摩擦,摩擦一次為一個節拍,共做四個八拍。
2、輕揉臍腹
自然站立、平坐或者仰臥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雙掌掌心向內相疊放置于臍腹部,然后按順時針方向輕揉臍腹部,輕揉一圈為一拍,共輕揉二個八拍,然后再逆時針方向輕揉二個八拍。
3、輕拍小腹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雙手交替拍打下腹部(用力要以舒適為度),拍打一次為一個節拍,共做四個八拍。
4、橫向轉胯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雙手扶著胯部兩側,使胯部由左-前-右-后-左這樣做橫向圓形轉動,轉動一圈為一拍,共做二個八拍;然后使胯部向反方向做由右-前-左-后-右橫向圓形轉動,也做二個八拍。
5、側向扭胯
自然站立,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然后雙手扶著胯部兩側,使胯部由左-右-左這樣做左
右扭動,扭動一次為一拍,共做四個八拍。
6、腹式呼吸
自然站立、平坐或仰臥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進行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稍微向內收,同時前后陰部也稍向內縮緊;呼氣時小腹稍微向外鼓,同時前后陰部也稍向外吐。如此一次呼吸為一個節拍,共做四個八拍。
慢性盆腔炎食療
1、冬瓜粥:槐花1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20克,粳米適量。將槐花、冬瓜仁水煎成濃湯,去渣后再放薏苡仁及粳米同煮成粥服食。本品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急性盆腔炎的輔助治療。
2、油菜肉桂粉:油菜籽、肉桂各60克。將其研成細粉和勻備用。治療時,每次服藥粉2克,白開水沖服,每日服2次。本品適用于慢性盆腔炎的輔助治療。
3、蓮子排骨湯:豬排骨200克,蓮子40克,芡實30克,枸杞子20克,懷山藥25克。將豬排剁成小塊,用沸水焯一下,洗去浮沫,與蓮子(去芯)、芡實(去雜質)、懷山藥、枸杞子,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料酒、鹽、胡椒、姜、蔥等,用中火燉1小時,再加少量味精調和,即可食用,喝湯,吃排骨、蓮子、山藥等。本品具有補腎益精、清心固帶的功效,對于肝腎不足、濕熱下注的盆腔炎患者康復有益。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慢性盆腔炎多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當沙眼衣原體長期、反復感染時,患者的癥狀多不明顯,因而沒有及時治療,形成慢……詳細>>
專家表示,盆腔炎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急性盆腔炎容易演變為慢性盆腔炎。這里要介紹的是中……詳細>>
慢性盆腔炎有哪些食療方法,治療女性慢性盆腔炎可以吃什么?一起來看看下面五種湯粥吧。詳細>>
慢性盆腔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常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情遷延所致,病理特點是盆腔結締組織纖維化,甚至形成“冰凍骨盆”,盆……詳細>>
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中慢性盆腔炎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得病后要進行合理的治療,而且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當中的調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