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的出現讓好多患者特別痛苦,它的危害性也是比較大的,在出現了身體不正常的表現后,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而且也要及時的進行檢查診斷。
宮頸癌癥狀
1、接觸性出血:表現為性交后或便秘用力后,陰道分泌物(白帶)中混有滴狀鮮血,有時呈條絲狀,有時呈暗紅色。年齡在30歲以上,已生育過而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婦女,突然出現性交后陰道點狀出血,應當作為宮頸癌的早期信號加以重視。
2、陰道不規則出血:表現為兩次月經期之間的非經期性少量陰道出血和絕經后的陰道出血。前者易被視為月經不調,后者易被看作是更年期表現。但這種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的確見于宮頸癌的早期,是病人的首發癥狀。
3、陰道分泌物異常: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并伴有顏色和氣味的變化。白帶增多癥狀一般晚于接觸性出血出現,超初是正常色味,漸漸變為漿液性分泌物,晚期宮頸癌可有米泔樣或水樣白帶。
4、腰腹疼痛:腰骶部與下腹部酸痛也是宮頸癌的早期信號。有時疼痛可出現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髖關節,每到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尤其當炎癥向后沿子宮骶韌帶擴展或沿闊韌帶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子宮頸主韌帶增粗時,疼痛更甚。每觸及子宮頸時,立即引起髂窩、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出現惡心等癥狀影響生活,要重視起來及早就診。
5、合并其他婦科問題:在宮頸癌的其他合并的宮頸疾病中,以宮頸糜爛者比例最高(曾有專門統計,結果顯示宮頸癌患者中,宮頸糜爛人數達80%),其次是宮頸贅生物、宮頸肥大和萎縮分別為第三和第四位。
宮頸癌檢查方法
1、子宮頸抹片檢查:是一種很簡單可靠又不痛的檢查方式,由醫師會以刮棒和子宮頸刷把子宮頸和陰道上部的細胞刮下后,采取混有子宮頸細胞的分泌物,經染色處理后,再送去檢驗室做檢查,目的為偵測子宮頸及其附近有無異常的細胞。遇抹片檢查陰性,乳突和巨細胞病毒呈陽性反應以及抗原CEA,CA-754呈強度反應時,應該考慮進一步檢查。最適合做抹片檢查的時間是在每次月經周期結束后至下次排卵期之前。
2、骨盆腔檢查:醫師會撐開陰道,以觀察子宮頸和陰道的上半部,從腹部或指內診方法可檢查骨盆腔內的器官如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膀胱及直腸是否有異常。
3、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是利用四十倍的顯微鏡,在特殊的光源下詳細檢查子宮頸。從上皮細胞的變化,分別出良惡性的病變。利用陰道鏡從可疑病灶做直視切片,供做組織學的確定。
4、圓錐形切除術:當子宮頸抹片或骨盆腔檢查發現異常時,就要做更進一步的測試以找出問題之所在。醫師會在子宮頸及子宮頸周圍切出圓錐形的組織,再送去病理化驗室做檢查以確定有無病變。
5、擴張刮除術:由醫師先把子宮頸擴張后,伸入刮杓以刮取子宮內膜和子宮頸的組織以供檢查。
6、計算機斷層掃瞄(CT)及磁共振(MRI)、正子放射斷層攝影(PET):當確定是子宮頸癌后,需做計算機斷層掃瞄(CT)磁共振(MRI)、或PET以了解子宮頸癌是否有擴散。
7、其它相關檢查:包括血液、尿液測試及胸部X光等。
宮頸癌鑒別診斷
1、宮頸慢性炎癥鑒別要點為病程較長,有較久的白帶增多史,較少出血,可作陰道細胞學檢查,必要時作活體組織檢查可確診。
2、宮頸息肉有接觸性出血,因息肉血管分布較多,但白帶變化不明顯,陰道鏡檢可以識別,必要時作活體組織檢查可診斷。
3、子宮肌瘤有白帶增多及月經過多史,但無性交接觸性出血情況,陰道窺鏡檢查,宮頸光滑可以鑒別。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宮頸癌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疾病,它也是一種嚴重的婦科惡性腫瘤,在得病后,會對患者的生活及身體有嚴重的危害,我們要重視其早期的一些征兆。 詳細>>
宮頸癌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也是一種需要我們引起重視的疾病,在平時也要注意合理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特別是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詳細>>
接觸性出血表現為性交后或便秘用力后,陰道分泌物(白帶)中混有滴狀鮮血,有時呈條絲狀,有時呈暗紅色。年齡在30歲以上,已生育過而夫妻生活在……詳細>>
接觸性出血表現為性交后或便秘用力后,陰道分泌物(白帶)中混有滴狀鮮血,有時呈條絲狀,有時呈暗紅色。年齡在30歲以上,已生育過而夫妻生活在……詳細>>
宮頸癌是所有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并可以治療的癌癥,尤其在早期更容易治愈宮頸癌,因此要了解早期診斷宮頸癌的方法,及早發現治療病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