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病理改變
(一)輸卵管積水及輸卵管卵巢囊腫(Hydrosalpinxandtuboovariancyst):
輸卵管積水系輸卵管內膜炎引起傘端閉鎖,管腔中滲出液積聚而成。有的則為輸卵管積膿,部分日久膿液吸收液化,呈漿液狀,演變成輸卵管積水。如原為輸卵管卵巢膿腫則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積水)。
此外,有時因卵巢周圍炎使卵泡破裂受阻而形成卵泡囊腫,或卵泡破裂時細菌乘隙而入,形成炎性積液,以后又與輸卵管積水貫通而成輸卵管卵巢囊腫。輸卵管積水常不甚大,均在15cm直徑以下,與輸卵管積膿一樣,呈曲頸瓶狀。
輸卵管卵巢積水直徑可達10~20cm左右。兩者都見于炎癥多年不復發的病例。外表光滑,管壁因膨脹而菲薄透亮。輸卵管積水一般有纖細膜樣索條與盆腔腹膜粘連,但個別游離。由于遠端膨大較重,偶以近端(峽部)為軸,發生輸卵管積水扭轉,以右側多見。
輸卵管積水常為雙側性。其子宮端有時僅疏松閉塞,因而作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時,X線透視或攝片可顯示典型的輸卵管積水影象;少數病例訴稱偶有突發性多量或間斷性少量水液自陰道排出,可能為輸卵管積水腔內壓力增大,積液沖出疏松閉塞的輸卵管口所致。大量陰道排液后盆腔檢查,可發現原有之包塊消失。
(二)輸卵管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pyosalpinxandtubo-ovarianabscess):
輸卵管積膿日久不消,可反復急性發作。尤其與盆腔內的腸管緊密相連,大腸桿菌滲入而繼發混合感染。機體抵抗力減弱時,遺留的輸卵管積膿亦可受到外界的激惹。如患者過于勞累、性生活、婦科檢查等而急性發作。
月經前后由于局部充血亦可復發。由于反復發作,輸卵管壁高度纖維化而增厚,并與其鄰近器官(子宮、闊韌帶后葉、乙狀結腸、小腸、直腸、盆底或骨盆側壁)粘連。如經治療后穩定,膿液除液化形成輸卵管積水外,亦可日益粘稠,并漸漸被肉芽組織所代替,偶可發現鈣化或膽固醇結石。
(三)附件炎塊(adenexitis):
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癥,可呈炎性纖維化增生而形成較堅實的炎塊。一般較小,如與腸管、大網膜、子宮、盆腔腹膜、膀胱等共同粘連,可形成一大包塊。包塊亦可在盆腔炎癥的手術后形成。此時以保留的器官,如卵巢或部分輸卵管、盆腔結締組織或子呂殘端為中心,腸管、大網膜等與之粘連。如已成慢性炎塊,欲使其炎癥徹底消散或包塊完全消失,則較為困難。
(四)慢性間質性輸卵管炎(chronicinterstitialsalpingitis):
為急性間質性輸卵管炎遺留的慢性炎癥病變,多與慢性卵巢炎并存。可見雙側輸卵管增粗、纖維化,在其肌層中、腹膜下可有小膿灶殘留。臨床表現為附件增厚或條索狀增粗。鏡檢輸卵管各層均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廣泛浸潤。此外尚可形成一種峽部結節性輸卵管炎,是輸卵管慢性炎癥病變的殘留。病變主要局限于輸卵管峽部。
這類病例在峽部出現明顯的結節,結節有時可能很大,類似宮角的小纖維樣腫瘤。鏡檢肌層異常增厚,管腔內膜皺襞可分別卷入肌層,形似子宮內膜異位癥,可由其缺乏子宮內膜間質而區別,個別肌層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在婦科疾病中,慢性的輸卵管卵巢炎是很常見的,一些女性在患上此病以后,就會發生腹疼或者是月經不調等癥狀,那么,都有哪些原因容易引起慢性輸卵……詳細>>
疼痛是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盆腔腔膜炎的主要癥狀,可以表現為下腹部墜痛、腰骶部脹痛、性交痛或痛經等。疼痛是由于盆腔內組織充血,盆腔器官有粘連……詳細>>
輸卵管卵巢炎的急性期,若治療延誤或不徹底,遷延日久則形成慢性,慢性輸卵管卵巢炎患者常常出現腹痛、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癥、白帶增多、性交疼……詳細>>
卵巢炎癥有急性和慢性兩種卵巢炎,急性卵巢炎比較常見,慢性卵巢炎比較少,且卵巢炎常包含在盆腔炎內。詳細>>
溫熱的良性刺激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以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物理治療有短波、超短波、紅外線、音頻、離子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