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絕大部分發生在產后哺乳的婦女,尤以初產婦多見,發病常在產后3~4周。
病因
急性乳房炎的發生原因,除產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外,尚有以下兩大誘因。
(一)乳汁淤積:此為發病的重要原因。乳汁淤積的原因有:乳頭發育不良(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乳汁過多或嬰兒吸乳少,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管不通,影響排乳。
(二)細菌侵入:乳頭破裂,乳暈周圍皮膚糜爛,這是感染的主要途徑。嬰兒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頭睡眠,致使細菌直接進入乳管也是感染的途徑之一。
癥狀
初期患者乳房腫脹疼痛;患處出現壓痛性硬塊,表面皮膚紅熱;同時可出現發熱等全身癥狀。炎癥繼續發展,則上述癥狀加重,此時,疼痛呈搏動性,患者可有寒戰、高熱、脈搏加快等。患側腋窩淋巴結常腫大,并有壓痛。
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及核左移。炎癥腫塊常在數日內軟化形成膿腫,表淺的膿腫可觸及波動,深部的膿腫需穿刺才能確定。乳房膿腫可以是單房性的,也可因未及時引流而擴展為多房性的;或自外穿破皮膚,或膿腫破潰入乳管形成乳頭溢膿;
同一乳房也可同時存在數個病灶而形成多個膿腫。深部膿腫除緩慢向外破潰外,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與胸肌間的疏松組織中,形成乳房后膿腫。嚴重急性乳房炎可導致乳房組織大塊壞死,甚至并發敗血癥。
檢查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一般升高。初期b超無明顯變化,晚期可有膿腔形成。
治療
一、急性乳房炎在未形成膿腫期的治療:
(一)患側乳房暫停哺乳,以免影響嬰兒健康;同時采取措施促使乳汁通暢排出(如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等),去除乳汁淤積因素。
(二)局部理療、熱敷,有利于炎癥早期消散;水腫明顯者可用25%的硫酸鎂濕熱敷。
(三)局部封閉:可促使早期炎癥消散。
(四)全身抗感染:應用抗生素(頭孢霉素類,氧氟沙星,甲哨唑)。
(五)中醫藥治療:以舒肝清熱、化滯通乳為主。
二、急性乳房炎膿腫形成期:
治療要則是及時切開引流,排出積膿。關鍵在于防治乳汁淤積,同時避免乳頭損傷,并保持局部清潔。妊娠后期(尤其是初產婦)應經常用溫肥皂水洗凈兩側乳頭;如乳頭內陷,一般可藉經常擠捏、提拉矯正之(個別需手術矯正)。要養成定時哺乳,嬰兒不含乳頭而睡等良好的哺乳習慣。
每次哺乳應將乳汁吸空,如有淤積,可借吸乳器或按摩幫助排空乳汁。哺乳后應清洗乳頭。發現乳頭有破損或破裂,要及時治療。注意嬰兒的口腔衛生并及時治療其口腔炎癥。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