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急性乳腺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癥,常在短期內形成膿腫,多由金葡球菌或鏈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見于產后2~6周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病菌一般從乳頭破口或皸裂處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雖然有特效治療,但發病后痛苦,乳腺組織破壞引起乳房變形,影響喂奶。因此,對本病的預防重于治療。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乳腺管內和周圍結締組織炎癥。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占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常發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據病變發展過程分為淤積性乳腺炎和化膿性乳腺炎。臨床主要表現為乳房的紅、腫、熱、痛,局部腫塊、膿腫形成,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在膿腫形成前以抗感染促進乳汁排出為主,膿腫形成后以切開引流為主,預后較好。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