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病名:帶下病。
定義及釋義
子宮頸外翻,即是指子宮頸內膜外翻,常常是由于分娩時宮頸裂傷較大,未能及時修補,頸管粘膜自行愈合,形成一般較堅實的纖維性疤痕。外口松弛,常感染致水腫、充血,宮頸變大、肥厚,宮頸內膜突出子宮頸管之外,或者對干裂傷未能及時手術修補形成的瘢痕攣縮,使宮頸粘膜暴露于外而形成子宮頸內膜外翻。
病 因
西醫病因
由于分娩時宮頸裂傷較大,未能及時修補,頸管粘膜自行愈合,形成一般較堅實的纖維性疤痕。外口松弛,常感染致水腫、充血,宮頸變大、肥厚,宮頸內膜突出子宮頸管之外,或者對干裂傷未能及時手術修補形成的瘢痕攣縮,使宮頸粘膜暴露于外而形成子宮頸內膜外翻。
流行病學:多見子宮頸裂傷的經產婦。
發病機理
子宮頸外翻多見子宮頸裂傷的經產婦,因裂傷較寬而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外翻,最易造成細菌侵入,引起感染,若不及時治療,炎癥可沿著宮頸管上行,造成子宮內膜炎和輸卵管炎,又可沿著子宮韌帶、主韌帶擴散造成盆腔炎等,所以及時處理宮頸裂傷,積極治療宮頸外翻是十分重要的。
診 斷
中醫診斷
辨 證:帶下病是以帶下異常為主證,所以辨證時當以帶下的量、色、質、味的變化為重點。查其胞宮及子戶受損之輕重,結合全身癥狀辨其寒熱虛實。宮頸外翻感染所致的帶下病與其它帶下不同,表現以熱為主。但新產后,亦有本虛之象。臨床時應予詳查。
1,黃帶
主證: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或清稀、或穢臭,舌質紅,苔黃,脈滑數。陰道窺器檢查見子宮頸外口較寬,有接觸性出血。
分析:濕熱之邪侵襲損及子戶,直傷胞脈以致帶脈失約,則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或清稀、或
穢臭。舌質紅,苔黃,脈滑數為濕熱內侵所致。
2,赤帶
主證:帶下量多,似血非血,色淡紅,質稀,面色不華,精神萎靡,舌質淡少苦,脈細弱。陰道窺器檢查:子宮頸外翻,從宮內四處向外流出淡紅色分泌物,宮頸表面光滑或糜爛。
分析:多因產后子戶損傷,營血受損,帶脈失約,則見帶下量多,似血非血,日久不止,色淡,。質稀;若有氣血虧虛則面色不華,精神萎靡。舌質談少苔,脈細弱。
3,膿性帶
主證:帶下量多,色質如膿液,有臭味,陰癢、陰痛,或發熱,小腹痛。舌質紅,苔黃,脈滑數。陰道窺器檢查:子宮頸裂傷、粘膜外翻、充血糜爛,或宮頸上下唇紅腫,接觸出血。指診:子宮頸外口較寬、觸痛。
分析;由于產后于產損傷,邪毒乘虛而入,胞脈受損,帶脈失約,故帶下量多、色質如膿,有臭昧;濕毒穢濁蘊遏子戶,則陰癢、陰痛、發熱、小腹痛。舌質紅,苔黃,脈滑數均為濕毒蘊結所致。
西醫診斷
診斷標準:本病的參考診斷標準如下:
1,癥狀:以白帶增多為主要臨床表現。未感染時癥狀不明顯;若并發感染,則陰道粘液膿性分泌物增多,甚至有接觸性出血。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
2,體征:陰道指診示宮口外口較寬,有時可感覺觸到頸管中的縱形皺襞。陰道窺器視診見子宮頸口橫裂或呈星狀變;宮頸前后唇距離拉遠,可見頸管下端的粘膜皺壁。并發炎癥時,宮頸前后唇明顯肥大,紅腫,表面附有粘液性分泌物,用3%醋酸溶液涂抹局部,可顯示一致性的葡萄狀或面條狀凸起。
診 斷:詳細詢問病史,細心檢查,排除宮頸糜爛及早期宮頸癌就可診斷。
體 檢:陰道窺器檢查,可見子宮頸口橫裂或呈星狀變;宮頸前后唇距離拉遠,可見頸管下端的粘膜皺襞;感染時,宮頸前后唇明顯肥大、紅腫,表面附有粘液性分泌物。陰道指診可及宮頸外口較寬,有時可感覺觸到頸管中的縱形皺襞。
實驗室診斷:
1,并發炎癥時,可用3%醋酸溶液涂抹局部,可顯示一致性的葡萄狀或面條狀凸起。
2,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可查到大量由細胞或致病菌。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子宮頸在分娩時發生撕裂,可為單側、雙側或星狀,程度不等,從輕度到撕裂至穹窿部,如未及時手術修補,日后瘢痕組織攣縮,使宮頸管外翻,宮頸粘膜……詳細>>
宮頸外翻是婦科的常見病,多是由于分娩過程中導致的,而且宮頸外翻會影響女性的生活,所以女性要及時治療宮頸外翻,那么,如何治療宮頸外翻呢?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