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臨床以早婚、早育的女性患病率較高。早期宮頸癌沒有任何癥狀,病情發展到后期患者會出現異常陰道流血。那么宮頸癌有哪些檢查項目呢?
宮頸癌檢查項目
1、婦科醋酸/碘染色檢查。有過性史的女性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這對及早發現宮頸癌具有重要意義。婦科醫生可以通過涂抹在宮頸上的醋酸或盧戈氏碘液的顯色,來判斷宮頸是否存在可疑病變。
2、HPV檢測。“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通常是通過性生活傳播,持續感染就可能引發以子宮頸癌為主的生殖器癌癥,因此,女性要注意經期和性生活衛生。我們可以通過HPV檢查來確定宮頸是否有病毒感染,并隨時監測。
3、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是發現早期宮頸癌的最有效檢查方法,目前廣泛應用于防癌普查,陽性率可達90%以上。在被檢者宮頸鱗-柱狀上皮交界處取材后涂于玻片上,固定染色后鏡檢。發現可疑癌細胞或核異質細胞應作宮頸活體組織檢查。
4、宮頸錐切術檢查。當多次宮頸細胞學檢查結果陽性而宮頸活體組織檢查結果陰性,或活體組織檢查為原位癌,而臨床不能排除浸潤癌時,可考慮為患者做宮頸錐切術。切出的標本作連續病理切片檢查。
宮頸癌術后的護理措施
注意衛生:手術后每日2次擦洗外陰及尿道口以保持外陰清潔,適當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每周更換尿袋2次,保留導尿管7~10天。拔管前2日每2~3h開放尿管一次,熱敷按摩膀胱及鍛煉腹式呼吸,提肛訓練,增強尿道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能力,促使膀胱受損神經逐漸恢復,促進自主排尿。
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每30一60分鐘測量1次至平穩;注意傷口敷料有無滲血,并及時更換敷料;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顏色及量,做好記錄。術后12小時引流液為血性,但引流量不超過300 mL。如12小時后引流液色鮮紅且量增加,則有內出血可能,應及時通知醫師做出相應處理。
宮頸癌術后的飲食也很關鍵,可以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在飲食上,患者要以清淡為主,但要保持營養的充足。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術后切記戒煙、戒酒,避免吃腌制、油炸、油膩、酸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患者的病情。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宮頸癌是發生在宮頸上皮粘膜的惡性腫瘤,一般和多產、宮頸炎以及多胎有直接的關系,對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來說,一定要做好篩查工作,及時預防。詳細>>
18歲以上的女性應該定期去醫院做宮頸癌篩查工作,宮頸癌是發生在宮頸的惡性腫瘤,一般和宮頸炎癥、多胎以及早孕有可能的關系,早期的宮頸癌可通……詳細>>
宮頸癌已成為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女性癌癥的第二位,每年約有20多萬女性死于宮頸癌,約有10萬個新病例,發病率如此之高,但關注宮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