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三十歲以上的女性,根據調查發現,女性在二十歲以前很少會發生子宮頸癌,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女性發病率最高,可以說年齡越大,發病率也更高。但到六十五歲后檢查一直陰性婦女就患病機會很低。
哪些女性易患子宮頸癌
* 性行為帶來的危險:研究發現,初次性交年齡太早、經常保持多個性伴侶的女性容易發生子宮頸癌。
* 丈夫患有陰莖癌的女性:患有陰莖癌的男性,其妻子比其他婦女患子宮頸癌的危險性高3~6倍,而前妻患子宮頸癌的男性,其現在妻子患宮頸癌的危險也比其他婦女高2倍。另外,包皮垢也是引發宮頸癌的誘因。
* 患有性病的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通過性生活傳染的病毒,是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原體。
* 有遺傳可能的女性:子宮頸癌也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尤其是母親、姐妹患有子宮頸癌者更要小心。
* 衛生習慣不良,如不洗外陰、不用衛生巾者以及經期延長的婦女,子宮頸癌危險性明顯升高。
子宮頸癌的早期癥狀
1、伴有宮頸糜爛
一般宮頸癌患者多伴有宮頸糜爛,重度宮頸糜爛是發生癌變的主要原因。年輕女性宮頸糜爛經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宮頸糜爛,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接觸性出血
接觸性出血是宮頸癌最突出的癥狀,宮頸癌患者約70%-80%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為性交后或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老年婦女若遇到性交后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于性交用力不當而引起的,忽略宮頸癌存在的可能性。若每次性交后都出血,更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3 、陰道不規則出血
老年婦女已絕經多年,突然無任何原因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癥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宮頸癌的早期征兆,許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癥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因此,應當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4 、疼痛
下腹或腰骶部經常出現疼痛,有時疼痛可出現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髖關節,每到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尤其當炎癥向后沿子宮骶韌帶擴展或沿闊韌帶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子宮頸主韌帶增粗時,疼痛更甚。每觸及子宮頸時,立即引起髂窩、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出現惡心等癥狀,影響性生活。
5 、陰道分泌物增多
臨床上大約75%-85%的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后來多伴有氣味和顏色的變化。正常情況下,白帶的性狀與量決定于卵巢功能的興衰。生育年齡婦女,白帶有周期性變化;絕經后婦女,白帶極少。宮頸癌患者由于癌灶的刺激,子宮頸腺體的分泌功能亢進,產生粘液樣白帶,故生育年齡患者不再有白帶性狀與量的周期性變化:絕經后患者則一反常態,白帶量有所增多,且具粘性,有時血性。這種白帶異常的表現,包括量的增多與其性質的改變,是子宮頸癌的早期癥狀。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盡管現代醫學對子宮內膜癌的病理還不能得到完全的解釋,但根據對病人及流行病學的資料統計、分析,專家得出,以下9種體質的女人最容易患子宮內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