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劇烈疼痛、腰酸、甚至惡心、嘔吐的現象,它是婦女的常見病。痛經總會給女性帶來許多煩惱,嚴重的會直接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通過病史及全身、局部檢查,尋找可能引起痛經的病因后,作如下處理:
(一)一般處理
進行必要的衛生常識宣教,消除焦慮、緊張和恐懼,解除精神負擔。及時治療全身慢性疾病。發育不良、體質虛弱者應設法糾正。開始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防止受寒,注意經期衛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 為減少前列腺素的釋放,可于經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揚酸0。3g,或甲氯滅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顯效。
(三)針灸治療 痛經發作時,針(或灸)主穴:氣海、合谷、三陰交;配穴:關元、子宮、足三里。先針主穴,強刺激,留針10~15分鐘。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氣海、關元。
(四)性激素治療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經主要發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試服避孕藥Ⅰ或Ⅱ號,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減輕癥狀。也可口服安宮黃體酮5~10mg/日、炔諾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經第5日開始服用,連服20~22天,共3個周期。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年較長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宮發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服用,連服20天,重復三個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宮發育,但應隨訪。
3。孕激素 治療膜性痛經。通過補充孕激素,使與雌激素重新恢復平衡,月經期子宮內膜得以按正常情況以碎片狀剝脫,可減輕子宮因痙攣性收縮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經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黃體酮20mg/日,共5次。
(五)止痛解痙 下腹置熱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顛茄合劑,必要時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嗎啡等,以防成癮。
(六)對癥治療 宮頸口小或頸管狹窄病人,試月經前用宮頸擴張器,緩慢地按順序擴至6~7號,使經血暢流,并能減低宮頸口周圍交感神經纖維的感受能力而達到治療痛經的目的。必要時可連續進行2~3周期;子宮后傾后屈者,可試胸膝臥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通過病史及全身、局部檢查,尋找可能引起痛經的病因后,作如下處理:詳細>>
具有補腎壯陽、理氣和血等作用。日常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當你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外陰瘙癢等婦科病癥時,針對性地按摩此穴位,也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