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女戰士”們不僅拜神,還要遍尋秘方,喝姜湯、敷熱水袋、做仰臥起坐、經期運動,甚至*、速效救心丸之類與痛經不沾邊的藥,都試過了。
很多人認為疼經是正常現象,實際上一些痛經可能是疾病。而網上流傳的一些治痛經的偏方,各有一定道理,但要根據體質謹慎選擇。而平時調理遠比經期胡亂止痛重要。
常見導致痛經的疾病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或子宮腺肌癥。”經期盆腔充血,造成小腹的墜脹感和微痛感。正常感受是可以忍受,不需要吃止痛藥,也不會影響正常工作生活。但如果疼痛厲害以至于靠止痛藥來緩解,甚至痛暈情況,哪怕只有一兩次,就要警惕相關疾病。
內異癥有一定特征,比如近期痛經遠比前幾個月厲害;同房或做婦科檢查時感到疼痛,并越來越重。原因是異位子宮內膜常種植在盆腔最低處,對應陰道頂端,故婦科檢查或同房會痛。另外就是經期較長,血量較多。
如果經期超7天,或每次量多需用超過2包衛生巾,建議咨詢專科醫生了。內異癥對婚育、生殖功能會影響很大,部分會不孕。
盆腔組織廣泛粘連,影響輸卵管拾卵功能和運送受精卵的能力。有些內異癥有包塊,形成“巧克力囊腫”,這個囊腫名字甜蜜卻是無形殺手,會引起排卵功能障礙,造成不孕,還會隨經期充盈血量變大。由于囊腫中的血液無法像月經那樣排出,日積月累形成“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就要手術了。
慢性炎癥或慢性盆腔淤血綜合征也能夠造成痛經。陰道炎久治不愈、盆腔炎、多次上取環或流產,也常引起腹經。慢性婦科炎癥本身易造成盆腔局部粘連,循環不暢,常有慢性下腹痛。而經期盆腔充血,血竇開放,更利于在盆腔中的炎癥發作,會加重疼痛。
痛經不是正常的,大家要重視。如果疼痛影響學習生活工作,一定要到醫院做檢查。尤其是青春期的學生,千萬不要有‘不痛不青春’的誤區,建議非經期做婦科B超,篩查子宮和卵巢有無異常。
有些姑娘身體檢查沒問題,可還是痛經,各種方法試過,大多只偶爾見效,怎么辦?平時調理更重要,少吃生冷食物,飯菜加熱食用,冰箱水果解凍后食用;注意保暖,月經前后注意休息,保持良好情緒等。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張小姐這兩年每當月經來臨,就備受困擾,心情非常煩躁,而且覺得下腹隱痛、下墜,腰骶部酸痛。她沒有當回事,在經期疼痛時便買止痛藥應付。前段時……詳細>>
痛經中最常見的是原發性痛經,疼起來可能會不亞于生孩子那么疼,可是身體沒有器質性病變。詳細>>
女性痛經的現象發生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當痛經的過程當中,能夠研發出的婦科性疾病都是非常的高的,并且在治療痛經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加重……詳細>>
痛經是一種常見的經期問題,那么中醫有哪些治療痛經的偏方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