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促使其經血通利下行,疼痛就會減輕。假若再指導患者配合適當的保健操或保健功活動,則對幫助子宮恢復位置是相當有益的。
原發(fā)性痛經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是指初潮不久后即出現痛經,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于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子宮缺血而引起痛經。多見于子宮發(fā)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滯留,從而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痛經。有的在月經期,內膜呈片狀脫落,排出前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疼痛,排出后癥狀減輕,稱膜性痛經。原發(fā)性痛經多能在生育后緩解。
繼發(fā)性痛經
多見于生育后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癥、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內膜異位癥系子宮內膜組織生長于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它部位,同樣有周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內診可發(fā)現子宮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發(fā)現硬的不規(guī)則結節(jié)或包塊,觸痛明顯。
子宮位置不正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往往會發(fā)生月經前或行經期下腹作痛,且月經量過少,血色暗滯。臨床上多予以活血行滯、通調月經的藥品,促使其經血通利下行,疼痛就會減輕。假若再指導患者配合適當的保健操或保健功活動,則對幫助子宮恢復位置是相當有益的。
(1)保健操:
①仰臥:每天堅持2~3次并腿仰臥,雙膝稍屈起,作腹式呼吸20次。腹式呼吸是吸氣時胸部不擴張、腹部隆起,呼氣時胸部不收縮而腹部收縮凹陷。
②直立:屈膝下蹲,再立起,這樣作20次,每天堅持3回。
③直立:腳跟提起,再放下。腳跟提起如穿高跟鞋一樣,腳跟放下時如穿平底鞋一樣,每回作20次,每天堅持3回。
④仰臥:左右兩腿輪流提腿屈膝20次,屈膝時膝蓋盡量接觸到下領,每天堅持2回。
以上活動較輕松簡單,對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增加腹肌力量,糾正子宮位置是有益的。
(2)保健功:
雙手搓熱掌心后分別貼于后腰部,并上下按摩50次,摩至局部溫熱為止,隨后掌心仍貼腰部3分鐘,做時宜心靜、體松、神注。動作柔和,意識要和動作一致,不宜過猛,呼吸自然,在意識導引下逐步將動作和呼吸配合協(xié)調。動作次數由少到多,根據個人體力而定,每天可做3回。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廣醫(yī)三院3.8婦女節(jié)特別策劃|聽“她”說:我是女性,更是醫(yī)者
女性如何輕松調理“宮寒”癥狀?著名婦科主任對此作出了回應
宮頸癌患者懷孕生育要注意什么?
體檢發(fā)現乳房結節(jié)怎么辦?
治療痛經除了常規(guī)臨床療法以外,還可積極采取體育療法,即經期保健操,既能調節(jié)患者的神經功能,增強機體新陳代謝,還能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huán),減輕……詳細>>
子宮位置不正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往往會發(fā)生月經前或行經期下腹作痛,且月經量過少,血色暗滯。臨床上多予以活血行滯、通調月經的藥品,促使其經血……詳細>>
子宮位置不正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往往會發(fā)生月經前或行經期下腹作痛,且月經量過少,血色暗滯。臨床上多予以活血行滯、通調月經的藥品,促使其經血……詳細>>
有些人月經來時,不只是帶來心情上的陰郁,而是連肉體上都遭受到無法忍受的劇痛。下腹不及腰不就項有無數針刺或是大槌子狠命敲擊,尤其支配月經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