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女性在行經期間或行經前后有輕微腹疼、下墜等不適,這是正?,F象。但若這些不適明顯變重,以致影響工作及生活而需要治療,則稱為痛經。
西醫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本病屬婦科臨床的常見病,據有關調查表明,痛經的發病率為33.19%。
中醫
痛經,祖國醫學亦稱“痛經”又名“月水來腹痛”、“經行腹痛”、“經期腹痛”、“經痛”等。本病最早記載于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婦人雜病脈證并治》“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 ”。至隋《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月水來腹痛候》對本病的病因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曰:“婦人月水來腹痛者,由勞傷氣血、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于胞絡,損傷沖任之脈?!泵鳌ぁ毒霸廊珪D人規·經期腹痛》指出:“經行腹痛,證有虛實……實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經通而痛自減;虛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揉可按為虛,拒按拒揉為實。”可見周期性小腹疼痛雖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祖國醫學往往通過其疼痛發作的時間、性質、部位及疼痛的程度進行辨證治療。
女性在行經期間或行經前后有輕微腹疼、下墜等不適,這是正?,F象。但若這些不適明顯變重,以致影響工作及生活而需要治療,則稱為痛經。這是一種臨床癥狀, 而不是獨立的疾病,它可以由多種因素引起。
危害
痛經是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劇烈疼痛。腰酸。甚至惡心、嘔吐的現象,是婦女的常見病。其實該病只是子宮異常最明顯的外在表現。子宮異常還會使陰道內表層細胞數和分泌液逐漸減少,引起陰道萎縮、干燥不適,產生痛苦的性生活不悅感。據臨床統計,60%的痛經女性,婚后易出現性欲底下、性能力差、性生活后盆腔酸漲感、子宮炎等癥狀,這直接導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諧。
痛經總會給女性帶來許多煩惱,嚴重的會直接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與不孕的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臨床觀察,不孕患者中約有半數以上伴有輕重程度不同的痛經,因此積極的治療具有很得要的現實意義。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于初潮后即開始,多為功能性,以未婚未育年輕女性多見;繼發性則在行經一段時間后方出現,多為器質性,常見原因有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或戴避孕環引起。
痛經多在行經數小時后,或在經前1-2天開始,經期加重,可為腹絞痛、脹痛、墜痛,疼痛劇烈時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甚至虛脫等癥狀。幾乎每月發作的痛經使許多女性對行經有一種恐懼感,更加重了痛經的發作,以致產生惡性循環。
[治法]:
調氣血,活血化瘀,益肝腎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其痛經的特點為繼發性并進行性加重,多發生在30~40歲的婦女。婦科檢查常于子宮直腸陷凹及子宮骶骨韌帶處捫及一個或數個觸痛……詳細>>
穿露臍裝,赤腳穿涼鞋,大量吃冷飲,用冷水洗澡,整夜吹著空調入睡等都是夏季最為常見的生活習慣,專家表示這些不良的行為都會導致女性機體外受風……詳細>>
烏雞湯:雄烏骨雞500克,切塊,與3克陳皮,3克良姜,6克胡椒,2枚草果,適量蔥、醋同煮燉爛。吃肉,喝湯,每日2次。詳細>>
子宮內膜異位癥:其痛經的特點為繼發性并進行性加重,多發生在30~40歲的婦女。婦科檢查常于子宮直腸陷凹及子宮骶骨韌帶處捫及一個或數個觸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