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對有痛經困擾的女性朋友來說,“那個”痛是每月揮之不去的夢魘。而治療痛經,也需要根據痛經的類型辨證施治。
中醫根據病因將痛經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寒凝氣滯血瘀型: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小腹脹痛或冷痛,乳頭觸痛,經量少或行經不暢等。應服具有溫經化瘀理氣止痛作用的“月舒痛經寶顆粒”。
2、陽虛內寒型:小腹喜溫喜按,得暖痛減,經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軟,手足欠溫,小便清長等。
3、氣血虛弱:經期小腹綿綿作痛,月經量少,色淡質薄,神疲乏力,面色痿黃,食欲不佳,大便溏瀉等。
4、肝腎虛損:月經干凈后1-2日出現腰膝腿軟,小腹隱痛不適,或有潮熱,頭暈耳鳴等。
根據一項針對14-28歲的年輕女性所作的調查顯示,該年齡階段的女性中有高達88%的人受痛經、經期不準、腹脹、腰痛等困擾,其中最常見痛經原因為寒凝氣滯血瘀型痛經。調查數據還表明,由于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針對上述問題,專家提醒大家最好在醫生確診后再進行對應的治療,千萬不要自己盲目用藥。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中醫痛經辨證分五種證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濕熱瘀阻、氣血虛弱、肝腎虧損。下面為大家介紹中醫對痛經的辨證施治。詳細>>
1、屬氣血虧虛型的宜補氣養血,可用八珍益母丸、人參歸脾丸或烏雞白鳳丸。2、屬氣滯血瘀型的宜行氣活血,可用婦科痛經丸、益母草膏等。詳細>>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間,出現痛經需要中醫的治療方法,這些很常見的問題。對于有痛經的問題。中醫認為,女性在生理期要想徹底解決痛經的難題還是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