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腺肌癥多發生于30—50歲間的經產婦或有流產史者。常因痛經逐年加重和月經量多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是婦科較常見的疾病。
(一)病因
子宮內膜“插足”肌層。正常子宮由表及里分為漿膜、肌層和內膜,其中內膜有腺體和間質。伴隨卵泡發育的激素改變,子宮內膜有周期性的生長、轉化和脫落,脫落中形成的出血就是月經。如果子宮內膜的腺體和間質出現在肌層,則為子宮腺肌癥,以往也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通常是累及整個子宮的彌漫性病變。如果病變比較集中于子宮某個局部(常常是子宮后壁),可以形成結節狀病灶,則稱為子宮腺肌瘤。子宮腺肌病最常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和月經期延長(約占半數),其次是痛經。
(二)子宮腺肌癥與子宮肌瘤是“閨蜜”。
由于子宮腺肌病約半數合并存在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堪稱子宮肌瘤的“閨蜜”,但兩者又是不同的,是可以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疾病。事實上,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而非內膜。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兩者皆可以引起月經改變,其中,子宮肌瘤引起月經量增多見于黏膜下子宮肌瘤,有時見于肌壁間肌瘤,很少見于漿膜下肌瘤,在鑒別時,要注意:
(1)經量增多的區別。子宮肌瘤引起的月經增多常在月經的頭兩三天,隨后即明顯減少,而子宮腺肌病,則整個月經期的流量可能都是明顯增多的。
(2)痛經特點的區別。子宮肌瘤較少引起經期延長或者痛經。而子宮腺肌病較多引起痛經,而且痛經有明顯特點:一是程度上比較劇烈,不少病人真為此“痛不欲生”“疼痛難忍”,真是痛!痛!痛!二是疼痛時間比較長,可以在月經前一周即出現,持續至整個經期。三是有逐漸加重的趨勢(稱為“進行性痛經”)。
(3)子宮增大的區別。
兩者都會引起子宮增大,但有區別。首先,子宮肌瘤是結節狀的,因此,常引起子宮增大的同時失去規則的外形,婦診時常常捫及結節感,而腺肌病常呈彌漫狀,因此子宮多數呈球形增大。其次,肌瘤數量多,體積大時可導致整個子宮超過懷孕三個月的子宮大小,而腺肌病子宮一般不超過這個體積。此外,子宮肌瘤即使體積很大,子宮的活動度一般是好的,而腺肌癥常常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使得子宮活動受限。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近3年來,46歲的張女士常出現痛經,而且越來越嚴重。最近半年,她的月經量比原來增多,經期也延長到十幾天才干凈。越來越嚴重的癥狀,讓張女 ……詳細>>
云南讀者宋女士問:我今年40歲,孩子9歲,工具避孕。痛經20多年,每次疼得都不能上班,需要臥床。在當地做B超,一家醫院說是子宮肌瘤,另一……詳細>>
痛經,可能是困擾當下多數女性的眾多煩惱之一。輕微者只是感覺小腹脹痛不適;重則疼痛難忍,止痛藥皆無效。痛經患者常伴經量增多;長期下來會導致……詳細>>
子宮腺肌癥可引起痛經和月經失調,藥物治療只能是控制癥狀,手術治療才能根治此病。注意經期保健,是預防該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