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稱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糖尿病,又稱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患者糖代謝多數于產后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2型糖尿病機會增加。糖尿病孕婦的臨床經過復雜。對母兒均有較大危害,必須引起重視。
妊娠糖尿病痊愈后不能松懈
大部分的糖尿病孕婦會在分娩之后就正常了,因為胎盤分泌的激素對糖代謝出現異常,會隨著胎盤的去除自然好轉。于是很多人僥幸認為隨著孩子的出生,糖尿病自然而然就會好了。
陜西省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劉朝陽指出:這部分得過糖尿病的孕婦在10年后將有30%~40%的人會再次得上2型糖尿病,因此,孕期最好不要變成糖媽媽。
孕婦糖尿病和其他人的糖尿病還有區別,她們一般多飲、多尿現象并不典型,體重增長過快是突出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孕婦只要定期到醫院檢查,醫生會提醒,正常的整個孕期體重增加20~25斤,孕早期增長1.5~2斤/月,中晚期增長0.3~0.5公斤/周,孕婦可以自己測量,如果發現體重比上述標準增長快,就要控制飲食。
孕婦一般每天吃主食5~6兩,蔬菜500克(多吃帶葉、帶根的,少吃淀粉類的),水果不超200克,最好分5~6餐,其中一餐加粗糧1兩,這樣既可以保證胎兒生長發育的要求,還可避免大人體重過快增加,能夠有效地避免患糖尿病的一些風險。
妊娠糖尿病該如何科學用藥
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復雜,降糖治療需要根據病人情況的不同,選擇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或單藥治療,或聯合用藥。糖尿病的管理也不僅僅是控制血糖,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綜合管理過程,治療中需要平衡獲益與風險,減少低血糖發生率,減少血糖波動,維持合理的體重。
胰島素類降糖藥。迄今為止,胰島素依然是最有效的降糖藥物。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某些特殊狀態、妊娠糖尿病,都需要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胰島素降糖力度最大,但也最容易發生低血糖反應,多見于胰島素過量、注射胰島素后未按時進餐或活動量過大,體重增加也是胰島素多見的不良反應。
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包括磺脲類和格列奈類)。目前應用的多為第二代磺脲類藥物,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齊特以及格列美脲。磺脲類藥物主要是刺激胰腺β細胞分泌胰島素,通過胰島素量的增加達到血糖的控制。目前磺脲類仍然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藥物之一,其降糖效果明顯。主要的不良反應有低血糖、體重增加、過敏等。應用一段時間后,有可能出現繼發性失效。格列奈類是國內常用的非磺脲類促泌劑,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雙胍類。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推薦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和基礎治療藥物。該藥降糖作用強,對部分患者有降低體重作用。單藥應用一般不出現低血糖反應。主要不良反應為消化道反應,應用時要注意患者肝腎功能,慢性心衰、缺氧性疾病患者應禁用。
妊娠糖尿病日常護理該怎么做
“糖媽媽”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懷孕期間第一次發現血糖異常的,叫妊娠糖尿病,另一種是懷孕之前就已經明顯診斷患有糖尿病,稱為糖尿病妊娠。
據了解,我國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在6%—7%,“糖媽媽”這一特殊群體正在逐年遞增。妊娠糖尿病對準媽媽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對母親而言,妊娠糖尿病可導致高血糖、高血壓及先兆流產兒、畸形兒、巨大胎兒的幾率增加,還可能出現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多種新生兒合并癥。所以,準媽媽一定要高度重視自己的血糖,遠離妊娠糖尿病,不做“糖媽媽”。
在孕期千萬不要猛吃水果。在選擇水果時,盡量選擇含糖量較低或甜度不高的,比如草莓、獼猴桃等。食用水果的時間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而不要在餐后馬上食用。準媽媽要采取少食多餐方式,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少吃主食和甜食;每頓只吃七分飽;睡前要補充些點心。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文章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在臨床上一般是指懷孕前血糖正常,懷孕后出現糖尿病的癥狀。妊娠糖尿病屬于比較復雜的疾病,稍有不慎都會對母兒產生危險,需要引起我們……詳細>>
糖尿病是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非常難纏、不易根治的疾患,而妊娠糖尿病的危害也“毫不遜色”。詳細>>
妊娠糖尿病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懷孕之前,孕婦就患有糖尿病,一種是在懷孕后才出現的這種病癥。而通常我們所說的妊娠糖尿病,八成以上是指懷孕……詳細>>
妊娠糖尿病是很多妊娠期的女性都會遇到的疾病,其是指在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后血糖高于正常值的情況,妊娠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詳細>>
妊娠糖尿病又叫做妊娠合并糖尿病,通俗點來說就是處于妊娠期的婦女患有糖尿病這種疾病。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會受到妊娠和糖尿病的雙重影響,對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