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盆腔結核是因為結核桿菌(就是肺結核的致病菌)通過血行轉移到盆腔,產生結核病灶。一般都是通過血行轉移發生的,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細菌通過血液到達了盆腔,發生盆腔結核。治療時要同時治療原發病灶,臨床上抗結核治療有一套成熟的療法。那么,治療盆腔結合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盆腔結核癥狀有什么表現?
1、周期性發熱(午后低熱,經期發熱,經后自退。
3、下腹痛、下腹部墜痛或腹脹,并伴腰痛,經期加重。
4、早期可表現為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晚期可表現為經量少,甚至閉經。多數病人不孕。
5、宮頸結核時,白帶增多,可呈膿性或混有血液,組織脆,有性交出血或接觸性出血。
盆腔結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盆腔結核診斷一經明確,不論病情輕重,均應給予積極治療,尤其輕癥病人,難以肯定其病灶是否已靜止或治愈,為防止日后病人一旦免疫功能下降,病情有發展可能;即使無明顯癥狀,亦應曉以利害,說服其接受治療。
目前盆腔結核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盆腔結核的一般治療
盆腔結核與其他器官結核一樣,是一慢性消耗性疾病,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對控制疾病的發展,促進病灶愈合,防止藥物治療后的復發等起很重要作用,故急性期病人至少需臥床休息3個月。病變受到抑制后可以從事輕度活動,但也要注意休息,增加營養及富于維生素的食物,夜間要有充足睡眠,精神須愉快。特別對不孕婦女更要進行安慰鼓勵,解除思想顧慮,以利于全身健康狀況的恢復。
盆腔結核的抗結核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的出現,使結核病的治療發生了大的變革和飛躍,其他治療措施已大多廢棄,以往需要手術的病例也為安全、簡便、更有效的藥物治療所替代。但為了要達到理想療效,必須貫徹合理化治療的五項原則,即早期、聯合、適量、足程和規則使用敏感藥物。早期結核病變處于細菌繁殖階段,病變愈早愈新鮮,血供愈佳,藥物愈易滲入;治療積極可防止延誤而形成難治的慢性干酪化病灶。聯合用藥能殺死自然耐藥菌或阻止繁殖、產生抗藥性結核菌的機會大大下降,但由于藥物治療療程長,病人往往不易堅持,出現過早停藥或不規則服藥等情況,導致治療失敗。為此臨床醫生更應注意規則及足程這兩個原則,關注病人治療情況,加強對病人的督導,避免中途停藥或任意換藥,治而不徹底,造成耐藥、難治等惡果。
由于盆腔結核病人相對地說數量較少,難以進行很好地臨床對照試驗,因此采用的治療方案均來自肺結核的治療經驗。
手術治療盆腔結核
盆腔結核以抗結核藥物治療為首選,一般不作手術治療。為避免手術時感染擴散,減少盆腔器官廣泛粘連、充血而導致手術操作困難,也有利于腹壁切口的愈合,術前應作抗結核治療一二個月。
只有在:①藥物治療6個月,盆腔包塊持續存在;②多種藥物耐藥;③癥狀(盆腔疼痛或子宮異常出血)持續或復發;④藥物治療后病變復發;⑤瘺管未能愈合;⑥懷疑同時有生殖道腫瘤存在等,方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并發癥目前雖已很少,但在術時仍應高度警惕。凡炎塊粘連嚴重,分離時損傷鄰近臟器,可能發生瘺管,故在分離粘連時應避免用力作鈍性剝離。一經在器官間作出分離線后,即作鏡性剝離,每次宜少剪,循序漸進。陳舊腸管彼此間粘連不必予以分離。愈著性粘連寧可殘留小部分宮壁或輸卵管附著于腸管或膀胱,比強行切除全部更為安全。如遇盆腔器官粘連嚴重、廣泛,應查明圓韌帶,首先游離子宮底,便于確定手術方向,進行剝離。
如有盆腔結核所形成的瘺管,手術前應作泌尿系及全消化道X線檢查,以了解瘺管的全部情況后,才可進行手術。術前數日開始服新霉素進行腸道準備。
手術已將子宮及雙側附件完整切除,腹腔內病灶全部除凈,無并存其它器官結核,則術后再作一二個月抗癆治療即可,避免復發。
(責任編輯:吳敏 )
文章關鍵詞:
盆腔結核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盆腔結核多合并輸卵管結核,可分為兩型。其一為濕性腹膜炎,以滲出為主,在腹膜上散布無數大小不等的灰黃色結節,……詳細>>
盆腔結核多見于20~40歲的婦女,病程緩慢,癥狀不典型,易被忽視。輸卵管結核發病率最高,約占女性生殖器結核的85%~95%,多為雙側性;……詳細>>
盆腔結核多見于20~40歲的婦女,病程緩慢,癥狀不典型,易被忽視。輸卵管結核發病率最高,約占女性生殖器結核的85%~95%,多為雙側性;……詳細>>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當人們在自己得病之后對飲食就開始關注起來,那么,得了盆腔結核吃什么好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