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的檢查辦法
眼底出血是眼底檢查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患者有的會有視力模糊、眼睛酸痛、怕光流淚等癥狀,但大多數并無特別不適感覺。
眼底出血主要有三種來源:
毛細血管、靜脈和動脈。其中,毛細血管病變最為常見,主要是毛細血管內膜損壞,滲透性增加,使血液滲出;其次是來自靜脈方面的出血,多發生在局部或全身病變,血液動力學的改變、血液黏稠度增高,靜脈血流遲緩或滯留,靜脈血栓、靜脈壁的炎癥等;由動脈方面發生的出血比較少見,主要見于血管壁局部粥樣硬化或血管栓塞等情況。
所以,眼底出血也因病因的不同而有輕重緩急,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許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病所共有的“暗語”。謝教授表示,被查出眼底出血者,需要聽從專業并有經驗的眼科醫生的建議,配合去做相應部位的身體檢查及治療。一般來說,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癥患者容易發生眼底出血,很多患者都沒有明顯的癥狀,在眼底檢查時才能被發現,遇到這種情況,并無特異性療法,應該積極針對病因治療,合理規律服用降壓藥、降脂藥,讓血壓、血脂水平長期保持正常,才有助于緩解甚至消除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的檢查辦法:
1.橫斷掃描:患者應該躺在檢查床上,自眶耳線下方1cm頭顱頂側作連續掃描,直量軸5mm厚的層面檢查需要6~8個層面。作薄層掃描時(1mm層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個層面。
2.冠狀掃描:患者躺下或俯臥在檢查臺上,頭過伸,使頭矢狀線與床面一致,兩側眶耳線與掃描基線垂直,向外耳道前4cm處向前連續掃描,層厚4~5mm)。如作眼內病變CT掃描則自眼球開始向后掃描。
3.造影增強方法:要在幾分鐘內將造影劑注射完畢,全部注射完畢后再開始掃描。
眼底檢查知全身疾病
眼底是位于眼球后部的玻璃體和視網膜的統稱。它是唯一能用肉眼直接并集中觀察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部位,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全身血液循環的動態以及健康狀況。所以,眼底檢查不僅是檢查人眼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視神經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許多全身性疾病監測的“窗口”。
專家指出:高血壓、高血脂、腎病、糖尿病、妊高征、某些血液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均會發生眼底病變。她說,眼科醫生會從眼底圖的細微變化中發現許多問題,從而為全身疾病提供診斷和治療的重要資料。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淚囊炎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能治療哪
2024-10-24看到有棱角物品感覺會刺向眼睛是何因
2024-10-24服用瑞易寧和二甲雙胍片后視力模糊咋回
2024-10-24近視多年且戴過眼鏡,做激光矯正手術有
2024-10-24紅眼病愈后眼睛常上火且舌頭干痛,如何
2024-10-24過敏性結膜炎能否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治療
2024-10-24肝腎陰虛致視力模糊,杞菊地黃丸有效嗎
2024-10-24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