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9:00,腦中風科普講座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逸仙樓3樓會議室正式開始,專家們一同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知識盛宴。閱讀全文>>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且致殘率、復發率高,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而我國是腦中風高發國家,防治腦中風更是刻不容緩。今年10月29日是第十一個“世界卒中日”,為進一步提高公眾防控腦中風的意識,促進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幫助了解中風癥狀及預防、急救、康復等科學知識,10月26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攜手家庭醫生在線、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生活廣播開展健康講座和免費義診活動。 閱讀全文>>
26日上午9:00,腦中風科普講座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逸仙樓3樓會議室正式開始,專家們一同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知識盛宴。閱讀全文>>
神經科主任彭英教授先發表了《腦中風的幾個問題探討與解答》的主題講座,他指出,我國是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國。
腦血管病專科副主任王藝東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觀眾講解如何把握黃金6小時,及時拯救腦中風。
在講座上,腦血管病專科副主任唐亞梅教授也詳細講解了如何從飲食、運動、控制高危因素等方面預防中風的發生。
腦中風年輕人會患中風嗎?為何秋冬季節正是腦中風的高發季節?家里可以備用一些藥物以防中風發生后服用嗎……為解答更多的疑問,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在活動現場采訪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彭英教授、王藝東教授、唐亞梅教授3位專家,讓他們講解更多關于腦中風的知識。 閱讀全文>>
寒潮季節預防腦中風,首先要注意保暖,及時添衣。
不要過多吸煙喝酒。
多飲水。由于天氣變冷時血管收縮、血管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變慢。及時喝水可以稀釋血液粘稠度,保持血流通暢。
保持血壓平穩。情緒激動或緊張也會導致血壓的波動,因此要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此外,彭英教授特別提醒,有高血壓的患者,要按時服用降壓藥,不要隨意停藥,否則容易導致血壓波動,從而引起中風。
小劑量服用抗栓藥物,如阿司匹林,比較常用又便宜。但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會對腸胃造成刺激,患有腸道疾病的人群不適合服用,可改為波立維等其他藥物。
家里老人突發中風時,有些家屬會給患者涂活絡油、按摩,甚至服用安宮牛黃丸,但這種急救方法正確嗎?對此,王藝東教授表示,雖然這些急救措施可能會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但很多情況下并不適合。尤其是腦出血患者,如果按摩、搖動患者,甚至會加重其出血情況。而安宮牛黃丸也不能亂服,如果給意識不清的患者灌服,甚至可能會堵塞氣管,引起更嚴重的后果。
那在醫護人員沒到達前,如何對中風患者進行急救呢?王藝東教授指出,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解開衣領,有假牙者應設法取出,及時清除口鼻中的嘔吐物及痰液,保證不會堵塞氣管。其次是昏迷患者應側臥位,運送途中要保護好病人,避免頭部發生劇烈搖晃和震動。
根據最新的定義,中風發病年齡在35歲以下的被稱為“青年卒中”,青年卒中常見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彭英教授指出,我國是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國,并指出寒潮季節更易誘發中風,日常必須做好預防措施。
據卒中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已成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國,每年新發腦卒中195萬人 ,卒中死亡人數高達156萬人,這不得不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而彭英教授表示,中風等腦血管病的發生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脂異常等。此外,抽煙喝酒、肥胖、缺乏體育鍛煉、不合理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導致腦血管病的發生。閱讀全文>>
除上面提到的危險因素外,腦中風常常還受某些環境的影響,如寒潮。很多人都知道,在寒冷的冬春季尤其是寒潮時,中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明顯增加,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閱讀全文>>
腦血管病專科副主任王藝東教授發表了《拯救腦中風 把握黃金六小時》的主題講座,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聽眾講解了什么是腦中風、突發中風會出現哪些癥狀以及如何把握寶貴時間,拯救腦中風患者。
據王藝東教授表示,目前中風已經成為我國致死率和殘疾率最高的疾病,還伴隨著發病率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等特點。我國現存中風患者就有700多萬,每年新發中風的病例約200萬例,平均每12秒有一個人發生中風!而且存活者中約3/4喪失勞動能力,中風后患者的復發率更以平均每年8.7%的速度遞增……這些血淋淋的數據,都向我們展現出中風的的“可怕”。但慶幸的是,如果中風能及時得到救治,死亡率和自殘率都會大大下降,因此,識別中風前兆,掌握中風的急救知識,對挽救中風病人十分重要。 閱讀全文>>
1、語言測試:請患者復述一句短語,是否出現說話不清楚或無法說話。 2、微笑測試:請患者“露齒”或微笑,是否出現一側面部表情不正常。 3、舉手測試:請患者閉眼,雙臂平舉10秒鐘,是否一個手臂無法維持。 中風發病十分急驟,以上3項測試可作為判斷中風的預警信號,只要發現一項有異常,就應趕緊撥打120,將病人送往有溶栓取栓能力的醫院。 閱讀全文>>
唐亞梅教授特別提醒,曾經發生過腦中風的患者再次發病的風險概率是從未發生過中風的普通人群的9倍!面對這個“頭號殺手”,如何做好預防措施?
人在暴怒、極度緊張或喜悅以及搬抬重物時會導致血壓上升,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血壓的波動很可能誘發“爆血管”。
控制血壓:血壓應維持在<140/90 mmHg,有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控制血糖: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高血脂:可用他汀類等藥物降低血脂水平。
尤其強烈建議曾發生過中風的患者及家屬戒煙。可以提倡適度飲酒,但男性每日喝白酒<50ml(1兩),啤酒<1瓶,女性飲酒者量要減半。
如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或者其他有氧代謝健身活動。而對于高危患者(如冠心病),則需要根據醫療監督方案,選擇適合個人身體狀況的鍛煉方案。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