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亞梅:中風患者復發率比普通人高9倍!預防中風需做好這些措施
中風一旦發生,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存活者中約3/4喪失勞動能力,也是我國人口總死亡第一位原因!因此,及早預防中風比診治更為重要。在10月26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攜手家庭醫生在線、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生活廣播開展健康講座活動,進一步提高公眾防控腦中風的意識。在健康講座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腦血管病專科副主任唐亞梅教授分享了如何預防中風的相關知識,她詳細講解了如何從飲食、運動、控制好危險因素等各方面,來避免中風的發生和復發。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腦血管病專科副主任 唐亞梅教授
中風患者復發率比普通人高9倍
腦中風的危險因素繁多復雜,其中年齡、性別、卒中和TIA家族史等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但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屬于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如果控制好這些危險因素,可大大降低中風的發生。
此外,唐亞梅教授特別提醒,中風后的復發問題相當多見,曾經發生過腦中風的患者再次發病的風險概率是從未發生過中風的普通人群的9倍!有數據顯示,每7名腦血管疾病患者中約有1人會在1年內發生心血管死亡、中風等血管事件。而且中風復發會導致患者已有的神經功能障礙加重,使死亡率明顯增加。首次卒中后6個月內是卒中復發危險性最高的階段。所以在首次卒中后有必要盡早開展二級預防,減少復發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多方面預防 避開中風“殺手”
面對這個“頭號殺手”,如何做好預防措施,避免中風的發生或復發?針對以上的危險因素,唐亞梅教授提出了以下5點建議:
1、日常要保持情緒平穩,防治過度疲勞。人在暴怒、極度緊張或喜悅以及搬抬重物時會導致血壓上升,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血壓的波動很可能誘發“爆血管”。
2、控制“三高”。控制血壓:血壓應維持在<140/90 mmHg,有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控制血糖: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高血脂:可用他汀類等藥物降低血脂水平。
3、不吸煙少喝酒,尤其強烈建議曾發生過中風的患者及家屬戒煙。可以提倡適度飲酒,但男性每日喝白酒<50ml(1兩),啤酒<1瓶,女性飲酒者量要減半。
4、每天30分鐘以上的適度體力活動。如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或者其他有氧代謝健身活動。而對于高危患者(如冠心病),則需要根據醫療監督方案,選擇適合個人身體狀況的鍛煉方案。
5、控制飲食。 多吃蔬菜、水果、谷類、牛奶、魚等,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每天食鹽攝入量要小于8g。
專家簡介:
唐亞梅,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腦血管病專科副主任。從事臨床工作十余年,在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出血)、放射性腦損傷、頭暈頭痛的診斷治療方面有較好經驗。曾留學美國,在國際權威期刊Stroke發表文章。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神經內科醫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脊髓損害專委會委員、廣東省神經病學分會疼痛學組委員。
更多內容請點擊>>>>>>
【文章】
【視頻】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通訊員:朱素穎)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經常喊叫腿木麻,用啥藥能緩解
2024-10-24瞬間感覺右上小臂和右下小腿發麻,原因
2024-10-24空蝶鞍問題的嚴重性如何
2024-10-24腦出血會帶來哪些嚴重危害?
2024-10-24腦復神液的好處有哪些?
2024-10-24頭痛且腦梗塞吃拜阿司匹靈無效怎么辦
2024-10-24腦供血不足服用銀杏葉片是否有效
2024-10-24腦囊蟲病能否徹底治愈且不復發,用藥有
2024-10-24
熱門文章
坐下來時身體不自主搖動,這是怎么回事?
2024-10-25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