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不宜小覷 這3種方法幫你來緩解
如今,很多人都會出現行走困難的情況,通過檢查是患上了共濟失調,共濟失調屬于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此病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腦部神經的發育,對于患者來說,共濟失調患者行走不便就要及時治療,那么,共濟失調出現的原因有哪幾種呢? 共濟失調的癥狀都有哪些?共濟失調怎么治療好?
共濟失調出現的原因
1、小腦膿腫引起同側肢體、軀干及步態共濟失調。早期癥狀為耳后或枕骨醫頭痛、動眼神經麻痹、發熱、嘔吐、意識政變、昏迷。
2、肝性昏迷好轉后遺留神經系統損害,包括小腦性共濟失調,步態不穩,伴意識改變、構音困難,節律性上肢震顫,面、頸、肩部舞蹈手足徐動癥。
3、小腦出血是一種致命性疾病,出現急性短暫性共濟失調,累及雙側軀干、肢體和步態,早期表現為反復嘔吐、枕部頭痛,眩暈,動眼神經麻痹、吞咽困難、構音困難,晚期表現為意識改變、昏迷、腦疝。
4、腦外傷較少引起共濟失調,一旦發生但常為單側、雙側共濟失調和外傷性出血,伴隨表現還包括嘔吐(指胃內容物反入食管,經口吐出的一種反射動作)、頭痛、意識改變、易怒、局灶性神經系統損傷,若累及大腦半球可出現局限性或廣泛性癲癇發作。
5、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致感覺性共濟失調、四肢疼痛、肌無力、皮膚改變、胃腸及膀胱功能異常。
共濟失調的癥狀都有哪些?
1、言語障礙
由于發音器官唇、舌、喉等發音肌共濟失調,使說話緩慢,含糊不清,聲音呈斷續、頓挫或爆發式,表現吟詩樣或暴發性語言。
2、姿勢和步態改變
蚓部病變引起軀干共濟失調,站立不穩,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腳遠離分開,搖晃不定,嚴重者甚至難以坐穩,上蚓部受損向前傾倒,下蚓部受損向后傾倒,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小腦半球病變行走時向患側偏斜或傾倒。
3、肌張力減低
共濟失調可見鐘擺樣腱反射,見于急性小腦病變。患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縮時,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縮,可能打擊自己的胸前(回彈現象)。
4、隨意運動協調障礙
小腦半球損害導致同側肢體的共濟失調。表現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顫,上肢較重,動作愈接近目標時震顫愈明顯。眼球向病灶側注視可見粗大的眼震。上肢和手共濟失調最重,不能完成協調精細動作,表現協同不能,快復及輪替運動異常。字跡愈寫愈大(大寫癥)。
5、眼運動障礙
眼球運動肌共濟失調出現粗大的共濟失調性眼震,尤其與前庭聯系受累時出現雙眼來回擺動,偶可見下跳性眼震、反彈性眼震等。
共濟失調屬于神經內科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比較大,嚴重患者可出現癱瘓的可能。專家表示,共濟失調需要及時治療才能緩解。
共濟失調怎么治療好?
1、按摩治療共濟失調
肢體按摩應從遠端關節開始,應按肢體正常功能方向開始,先行被動運動。一開始因疼痛共濟失調病人不愿活動,此時應安慰鼓勵并稍加強制。活動從短時間小運動開始,逐步增量。應鼓勵盡早恢復自主活動。
2、康復治療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患者坐在低的治療床上,背部不支持,足平放地板上,手扶前方桌上,讓他伸展脊柱、前傾骨盆,同時嘗試用視固定使頭在空間定向。一旦能正確完成,治療師通過對他的肩、骨盆、膝和踝(關鍵點)的分別壓縮幫助他了解其身體部位和位置,增加本題感覺的輸入。
3、手術治療共濟失調
手術治療脊柱側彎應慎重,如果側彎超過40o仍能行走的共濟失調病兒,可考慮手術,術前應監測心肺功能。心肌病嚴重者治療心力衰竭。有糖尿病者可試用胰島素,但多無效。共濟失調病之早期應盡量做平衡訓練和鍛煉肌力,做理療。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寶寶眉毛處撞傷會影響大腦嗎?
2024-10-21尼莫地平片能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療?
2024-10-21腦部 B 超能檢查出哪些問題?
2024-10-21腦室旁白質軟化癥是什么及如何治療?
2024-10-21病毒性腦炎的用藥、療程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4-10-21懷孕時吃哪些食物有助于孩子大腦發育
2024-10-21輕度腦萎縮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2024-10-21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中度)如何應
2024-10-21
熱門文章
漸凍人是什么病?一篇帶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癡呆如何治療?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2024-10-17三叉神經痛無法吃飯、洗臉,3D可視化技術快速驅痛
2024-10-15中風嚴重嗎?中風發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執型精神分裂癥要注意鑒別和檢查
2024-10-12理解與關愛:腦性癱瘓兒童的癥狀與早期識別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緩解失眠
2024-10-08秋季更易中風發作 如何預防中風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