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性血管炎有哪些病因
蕁麻疹性血管炎是怎么樣的疾病呢?有什么樣的的癥狀和特征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蕁麻疹性血管炎又名低補體血癥性血管炎(Hypocomplementemia vasculitis)、低補體血癥血管炎蕁麻疹綜合征(Hypocomplementemic vasculitis urticarial syndrome)。特點為持續較長時間的風團樣皮疹,伴低補體血癥、關節炎及腹部不適。組織病理顯示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的表現。
病因及發病機理
病因不清,可能與感染或藥物有關。有報道該病可伴發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本病屬于免疫復合物介導的血管炎,其免疫復合物可能表現在低分子量C1q沉淀素的活性上,低分子量沉淀素與C1q結合并活化,導致補體的活化,最終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炎改變。
臨床表現
多見于中年女性,皮損為風團,類似蕁麻疹,但皮損持續時間長,24h甚至數d不退。風團觸之有浸潤感,可見點狀出血。少數患者可出現紫癜樣皮損或水皰。自覺瘙癢或燒灼感。皮損消退后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本病常伴關節痛、腹部不適及淺表淋巴結腫大,晚期可出現腎、肺損害。常伴嚴重而持久的低補體血癥,特別是C4降低。
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為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可見血管內皮腫脹,血管壁及血管周圍有纖維蛋白樣變性,較多的中性粒細胞浸潤,可見核塵及紅細胞外溢。直接免疫熒光檢查顯示血管壁及其周圍有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沉積。
診斷與鑒別診斷
持續24h以上的風團樣皮損,伴關節痛、血沉增快及持久性低補體血癥,結合組織病理變化,診斷不難。臨床上需與慢性蕁麻疹、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相鑒別。
治療
1、抗組織胺藥:一般認為對本病治療無效,但可用于緩解癥狀。
2、糖皮質激素:對于全身癥狀嚴重和伴腎損害者是首選藥物,可與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或氨甲碟呤聯合應用。能有效控制皮損及腎臟損害的發展。
3、消炎痛:可以緩解癥狀,但易復發,可作為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替代療法,25mg,3次/d,也可至50mg,4次/d,口服。
4、其它:氨苯砜150~200mg/d,氯化喹啉200~400mg/d,秋水仙堿1mg/d。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39 歲腎結石,用枸櫞酸氫鉀鈉顆粒效
2024-10-24靈芝孢子粉能和蜂蜜一起服用嗎?
2024-10-24一歲小孩缺鈣,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間盤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痔速寧片應在飯前還是飯后服用?
2024-10-24燒傷后怕傷口發炎該如何處理?需吃消炎
2024-10-24患膽囊炎一年多怎樣才能康復?
2024-10-24
熱門文章
如何收縮鼻翼
2023-12-28腹內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12-22右側肋骨下隱痛是怎么回事,嚴重嗎
2023-10-20心臟支架手術后壽命多長
2023-10-18整容手術需要注意什么
2023-10-11怎樣瘦腿比較好
2023-10-11乳腺癌化療一次是幾天
2021-10-26女生乳房長胸毛怎么辦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