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炎癥狀表現有哪些
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女性多見。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同一種類型的甲狀腺炎在病程的不同時期不僅可以表現為甲狀腺機能亢進,還可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可以表現為彌漫性甲狀腺病變,還可以表現為甲狀腺結節,有時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炎可以互相轉換。因此甲狀腺炎涉及甲狀腺疾病的各個方面,需要和許多甲狀腺疾病進行鑒別診斷,了解甲狀腺炎的各種類型和臨床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原發性甲低按年齡可分為:
①先天性甲低(呆小病或克汀病)。胎兒及新生兒期發病,有地方性和散發性兩種。
②幼年型甲低,發病于青春期前。
③成人甲低。有時原發性甲低伴自身免疫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減和/或糖尿病,被稱為多發性內分泌腺功能低減綜合征。繼發性甲低指下丘腦垂體疾病影響促甲狀腺激素(TSH)分泌所致的甲低。
甲狀腺臨床癥狀
①機體代謝活動受限。輕者有乏力、怕冷、腹脹、便秘、嗜睡、月經過多;重者出現粘液性水腫,表現為眼瞼浮腫、鼻寬大、唇舌肥厚、皮膚干燥角化、毛發稀疏干黃、眉毛外側1/3脫落、聲音低粗、心率緩慢、不可凹性水腫。部分患者有胃酸缺乏、溢乳、貧血、多漿膜腔積液 、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嚴重者在感染、寒冷、手術、麻醉及應用鎮靜劑時,可出現粘液性水腫昏迷,表現為體溫低、低血壓、呼吸淺慢、心率緩慢、低氧血癥 ,甚至危及生命。
②生長發育障礙。主要發生在兒童患者。患兒矮小,表情呆滯,活動少,不哭鬧也少笑,面腫鼻寬、唇厚舌大,聾啞較多見。
甲狀腺炎的表現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橋本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炎最常見類型, 近年有增加趨勢,90%以上為女性,男性發病年齡晚于女性。女性30-50歲高發,其他年齡階段也有發病。發病常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有時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起病隱襲,常不被察覺。有時查體時偶然發現,或出現甲減癥狀體征時就診發現。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中老年女性,緩慢起病,病程長,甲狀腺呈現彌漫性腫大、質地硬韌、無痛或輕壓痛、表面光滑、可有結節,局部壓迫和全身癥狀不明顯,偶有咽部不適,甲狀腺功能正常或異常。從發病到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經常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可以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可以出現功能亢進,有時還可以出現類似亞急性甲狀腺炎癥的表現,但最終發展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橋本病進展為甲減速度與許多因素有關,女性為男性5倍,45歲后進展快,初始甲狀腺抗體高和初始TSH升高者進展快。一項隨訪20年的研究顯示,抗體陽性者進展為甲減速度為每年2.6%,隨訪結束時甲減發生率33%;TSH升高者進展為甲減速度為每年2.1%,甲減發生率為27%。
橋本病除了上述典型的臨床表現外,還有一些特殊表現。橋本病出現甲狀腺毒癥有兩種情況:橋本甲亢(Hashitoxitosis)和橋本假性甲亢(一過性甲亢)。橋本甲亢是指橋本合并甲亢,或橋本合并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其臨床特點為有怕熱、多汗、手抖、體重下降等甲亢高代謝癥狀;甲狀腺腫大、質韌,可有血管雜音;可有浸潤性突眼和脛前黏液水腫甲狀腺抗體TMA、TGA陽性,TRAb陽性;甲狀腺攝碘率高;多處穿刺有橋本病和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兩者的組織學改變;需要正規的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療程和通常的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相同,但是不宜行手術和碘131治療,因為相對容易出現甲減。橋本假性甲亢(一過性的甲亢)是由于甲狀腺破壞,甲狀腺激素釋放所致,一般癥狀較輕,病情也容易控制,甲狀腺攝碘率降低,應用抗甲狀腺藥物后易迅速出現甲狀腺功能的迅速下降。
亞急性肉芽腫性甲狀腺炎
多見于中年20-50歲女性,女性為男性的3-6倍,發病有季節性和地區性。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驅癥狀。典型的臨床表現分為甲亢期、過渡期、甲減期和恢復期。甲亢期在發病的第2-6周,是發病的早期,顯著的特點是甲狀腺部位逐漸或驟然疼痛, 轉頭吞咽加重,可有頸后、耳后、甚至同側手臂的放射痛,甲狀腺出現明顯腫大,質硬、壓痛,開始時僅為一側或一側的某部分,不久就會累及兩側,可有結節。伴有發熱、不適、乏力等全身癥狀,有時體溫可達39度以上。可出現一過性怕熱、心悸、多汗、易激惹等甲亢癥狀,一般50%高峰出現在1周內,持續時間<2-4周。檢查可有白細胞輕中度增高,ESR 明顯增高,一般40mm/h 以上,甲功五項T3、T4增高,TSH降低,甲狀腺攝碘率降低,出現分離現象。超聲顯示甲狀腺增大,內部低回聲區域,局部壓痛,邊界模糊,低回聲內血流稀少,周邊血供豐富。同位素掃描可見圖像殘缺或顯影不均,有時一葉殘缺。甲狀腺穿刺活檢有特征性多核巨細胞或肉芽腫樣改變。在過渡期和甲減期(中期)上述異常逐漸減弱,自限性,大多持續數周-數月可緩解,部分不出現甲減,直接進入恢復期。恢復期(晚期)時患者臨床癥狀好轉,甲狀腺腫和結節消失,不遺留后遺癥。極少數成為永久甲減。整個病程一般持續2-4月,有的持續半年以上,年復發率2%。個別患者一側發生病變接近恢復時期,另外一側又出現病變,造成臨床表現和病變起伏,病程延長。
亞急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本病近年發病有增加趨勢,2/3為30-40歲女性。主要表現為輕中度甲亢,可有心悸、怕熱、多汗、乏力,體重下降等。甲狀腺輕度腫大或正常大小,但無內分泌突眼和脛前黏液水腫,缺乏甲狀腺血管雜音。甲狀腺濾泡破壞,血循環T3、T4升高。血沉正常或輕度增高。TGA、TMA在80%產后型和50%散發型中輕中度升高。超聲顯示彌漫性或局灶性低回聲。甲狀腺攝碘率下降。甲狀腺穿刺活檢顯示彌漫性或局灶性淋巴細胞浸潤對本病有診斷價值。甲亢持續時間不超過3月,之后常繼發甲減,少數成為永久性甲減。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去醫院看甲減病該掛啥科
2024-11-05甲亢患者吃西藥會不會損傷到肝
2024-11-05甲減病對人體的影響都有哪些
2024-11-05甲減這種病不治療會不會自己好
2024-11-05羚羊感冒片的功效如何?好不好用?
2024-11-03連花清瘟顆粒的治療作用是什么?
2024-11-03消化不良服用參苓白術顆粒會上火嗎?
2024-11-03佝僂病患者使用維生素 D 滴劑,外皮
2024-11-03
熱門文章
女性長胡子的原因深度解析
2024-11-01激素背后的真相:健康隱患知多少
2024-10-31甲狀腺腫大患者的飲食調理,這些食物是優選
2024-10-18甲減的一般癥狀有哪些?該如何應對?
2024-10-12甲亢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09-18為什么會得甲亢?深度解讀甲亢的生成原因
2024-09-13甲亢是什么病?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9-1211歲女孩脖子掛著鵝蛋大腫物 多學科專家護她勇闖手術難關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