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性肺炎的檢查手段
小葉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細菌感染或病毒引起的,起病急驟或遲緩,多數發病前先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小朋友更容易患小葉性肺炎,且死亡率較高。到底什么樣的醫學檢查能確定是否患有小葉性肺炎呢?目前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血象檢查、細菌檢查等,也可以通過其他病原學檢查來確診,這些檢查方法各有優缺點,其選擇也是因人而異。
小葉性肺炎的檢查手段
1、細菌檢查
要作出準確反映肺部病變的細菌病原診斷是比較困難的。肺穿刺細菌學檢查最可靠而被認為是“黃金標準”,但很難被醫師及患兒接受。咽培養結果一般不能反映下呼吸道病情。痰培養,尤其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取分泌物作培養較為可靠,但也可能污染。細菌性肺炎菌血癥只是一過性的,加之國內嚴重存在濫用抗生素的情況和培養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血培養最多只有10%的陽性結果。抗體檢測只是回顧性的,且有個體差異。細菌抗原檢測用于小兒肺炎病原學診斷發展較快,作為快速簡便的診斷方法,有一定推廣價值。血和尿抗原陽性雖然不能肯定地說病原菌成分一定來自肺部,但畢竟表示體內有相應細菌感染。
2、血象
細菌性肺炎患兒白細胞總數大多增高,一般可達(15~30)×109L,偶可高達50×109L。粒性白細胞達0.60~0.90。但在重癥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白細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時,白細胞數多數低下或正常。
3、其他病原學檢查
病毒學檢查以病毒分離最為可靠、重復性好、特異性強,但需時間長、操作繁瑣,需一定技術和設備條件。血清學檢查特異性抗體有診斷意義。RSV感染可采用中和試驗和酶聯吸附試驗(ELISA);腺病毒感染一般采用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免疫熒光技術和ELISA等方法診斷,較多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試驗、操作較為簡單;流感病毒感染采用血凝抑制試驗,鼻病毒和冠狀病毒感染時可用中和試驗。凡恢復期血清抗體比急性期高4倍或4倍以上有診斷價值。病毒的特異性快速診斷方法應用較多的是免疫熒光技術、電子顯微鏡技術和免疫酶技術。電鏡技術復雜、費用較高、難以推廣;免疫酶技術常用ELISA、酶聯熒光技校放免疫酶染色法等。此外還有用同位素標記抗體的放射免疫法。有用多聚酶鏈反應(PCR)方法檢測標本中的病毒DNA達到早期快速診斷。支原體病學診斷中冷凝集試驗是非特異性的,只可作為參考;特異性診斷方法為支原體培養和血清抗體測定和PCR檢測。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阿奇霉素單次 1g 的劑量含義及后續
2024-10-24白帶有小白粒且持續低燒、全身無力、口
2024-10-24土霉素能否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哪些人禁
2024-10-24反復咳嗽有黃濃痰難以咳出怎么辦
2024-10-24深呼吸感覺肺里有痰,呼吸稍重,咳痰困
2024-10-24頭孢克洛和頭孢克肟有何區別,咳嗽能吃
2024-10-24懷孕時用了婦炎康等藥,寶寶能留嗎
2024-10-24阿奇霉素片和阿奇霉素分散片有何區別?
2024-10-24
熱門文章
速福達干混懸劑 開啟兒童流感治療新時代
2024-08-09喉嚨很癢總咳嗽怎么辦?
2024-06-20掌握呼吸道傳染病基本知識,科學應對流感
2024-04-25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兒童群體中高發 專家提醒及時確診、盡快干預
2024-04-24一有流行病就中招?提升孩子免疫力是關鍵
2024-03-11肺病有哪些種類
2024-02-19支氣管擴張能否徹底治愈?
2024-02-06支原體感染咳嗽的癥狀及其診斷與治療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