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瘤樣”脫髓鞘疾病的治療原則
脫髓鞘性疾病目前認為是免疫介導性疾病,其臨床特點是主要有五個,患者均為兒童和青壯年;急性起病,病前1個月常有感冒、發熱、感染、出疹、疫苗接種、受涼、分娩或手術史;全面的神經查體往往能夠在脊髓癥狀體征外找到其它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證據,如脊髓炎多合并視神經炎,脊髓型多發性硬化癥常為多發病變;腦脊液檢查寡克隆區帶陽性;電生理和MRI可發現腦內一些亞臨床病灶,如誘發電位發現視神經、聽神經病變;MRI發現腦內白質異常信號。那么這個疾病要怎么治療呢?
脫髓鞘周圍神經疾病稱格林巴利,根據你的癥狀本病也稱慢性格林巴利綜合癥,其病因很多,發病早期癥狀不明現,是一急性或慢性蠶食性神經損害的病理改變,它主要是損傷人體的植物神經和神經根,并導致肢體末梢段發生感覺異常,發病時間過久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低下,受到病毒感或炎癥侵襲后病情逐步加重。治療不當,延誤治療易導致嚴重的臨床病癥,嚴重時發生不全癱瘓。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多無療效,治療須中西復合辯癥施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并再生修復神經獲得早日康復,。需幫助發來病歷及檢查資料為你指導。
一些脊髓炎性脫髓鞘病變呈“假瘤樣”表現,其MRI表現出輕度占位效應,周圍有輕度水腫,可能有片狀出血信號,容易誤診為脊髓腫瘤。
脫髓鞘疾病的治療原則:
1、抗炎治療: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
2、免疫調節治療: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
3、改善循環: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
4、營養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細胞代償損傷壞死的神經細胞以增強神經細胞間的傳導沖動恢復肢體功能。
5、功能康復:針灸理療等。"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反復難受疼痛怎么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