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檢查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大于0. 4 x 109/L (400/mm' ),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生成和組織內堆積過多。臨床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見于多種疾病,統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eosinophilic syndrome),其中以寄生蟲感染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為最常見。那么如何確認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呢?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診斷僅依靠血常規檢查,但主要通過其他檢查手段查找病因,如糞檢找寄生蟲卵及各種寄生蟲的血清試驗、胸片、痰液檢查、骨髓細胞檢查、淋巴結及皮膚活檢、免疫學檢查等。并注意與其他疾病鑒別,如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等。
二、檢驗診斷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檢查、骨髓常規檢查、組織活檢、大便檢查等,其中血常規檢查最重要,而骨髓常規檢查是排除血液系統疾病最重要的檢查,組織活檢、大便檢查等主要用于明確病因。有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是由于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其實驗室檢查也常出現相應的異常改變,
1、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數增多,嗜酸粒細胞絕對值增多(>0.45×109/L),特發性高嗜酸性粒細胞綜臺征(IHES)患者形態改變較明顯,其胞質中顆粒粗大而稀疏,胞質呈“水樣”嗜堿性,兩葉以上的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2、骨髓常規檢查:通過骨髓檢查可進一步明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診斷,除血液系統疾病外,對其他病因的判斷一般幫助不大。為了排除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可能性,要注意觀察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中嗜酸性粒細胞的形態、原始細胞數量及是否有棒狀小體和嗜酸性早幼粒細胞。
3、組織活檢 :骨髓活檢顯示增生活躍或增生明顯活躍,細織內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系前體細胞(指中、晚幼粒細胞)呈彌散性(偶見局限性)增多,但對病因診斷意義不大。IHES患者常有多臟器浸潤,所以相應組織活榆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有的在病變的皮膚中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嗜酸性粒細胞胃腸炎的患者可見消化道壁各層中,有廣泛的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因此,除骨髓外其他部位組織活檢對診斷IHES等病因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4、大便檢查: 由寄生蟲感染引起的,多數可找到相應的蟲卵或成蟲,這樣即可做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盼病因診斷。但有時也找不到寄生蟲,就影響了病因診斷。鉤蟲感染等,還可見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5、其他檢查:痰液、漿膜液中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循環免疫復合物、IgE、丙種球蛋白、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白細胞介素-5等均可升高,但這些是非特異性的指標,起著輔助診斷作用。
從上述檢查而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診斷并不困難。通過多次血常規檢查可明確診斷;通過骨髓常規檢查,可進一步明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診斷;如果是由于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多數通過骨髓檢查可明確病因,而其他病因所致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要根據臨床及其他檢查來確定。
(責任編輯:吳敏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