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該如何診斷呢?
我們知道,念珠菌病不僅可以侵襲男女生殖器,還可以侵襲身體各個部位,引起一系列的癥狀。那么,念珠菌病該如何診斷呢?
黏膜皮膚念珠菌病的診斷,以臨床表現和檢出念珠菌為依據。念珠菌可采取從病變部刮取或拭取的標本制作氫氧化鉀濕堆片,或涂片革蘭染色,進行檢查。見有大量的球狀出芽酵母菌型和假菌絲,為特征性發現。懷疑有念珠菌食管炎的患者,則不僅應做內鏡刷取標本檢查,同時應做活檢以進一步從組織病理學查找念珠菌侵襲黏膜的證據。由單純皰疹病毒或巨細胞病毒所引起的食管炎,與念珠菌食管炎的表現相似;而在同一患者,由一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者亦非罕見。懷疑念珠菌血癥或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患者,應采用新的高度敏感系統之一,如溶解離心沉淀,雙相培養基,或自動化非放射量計方法進行血液念珠菌培養。應連續2天,分別采血進行2次培養。過去10年來所積累的資料表明,單次念珠菌屬菌種血培養陽性,應假定臨床有明顯念珠菌血癥存在,值得抗真菌治療。痰液、氣管吸引液,傷口分泌物,或尿液培養,見有大量念珠菌屬菌種生長者,可增加侵入血流的可能性,但不能證明已出現播散。由于播散性念珠病患者血培養陰性者可高達50%,故診斷往往必須以活檢組織的組織病理學檢查與真菌培養結果為依據。
診斷措施尚應考慮包括頭部、胸部、腹部CT掃描,超聲心動圖,胸腔穿刺,關節腔穿刺,腰椎穿刺,以及皮膚、肝、腎、心肌、骨骼、肌肉或肺活組織檢查等各方面的多種方法。雖曾認為選擇性組織標本定量或半定量培養,有助于預測播散性病變的發生,但缺乏支持這一觀點的相關資料。念珠菌屬抗原皮膚試驗,有助于評估宿主的無變應性(anergy),但對診斷念珠菌病無意義。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反復難受疼痛怎么治?
2024-10-24
熱門文章
細菌感染要做什么檢查?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2024-08-12腋窩35.7度是低燒嗎?
2024-01-23成年人38度算發燒嗎?
2024-01-15慢性胃炎怎樣治療
2024-01-12滴水觀音中毒的癥狀
2023-12-2937.3算不算發燒
2023-12-2636.8度正常嗎
2023-12-26菌血癥的癥狀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