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血病又名維生素C缺乏癥 發病原因是什么?
維生素c缺乏癥(vitamin C deficiency)又稱壞血病(scurvy),是由于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成骨障礙和出血傾向為其主要表現。
壞血病是由于人類體內缺乏古洛糖酸內酯氧化酶,不能合成維生素c,故需經常由食物中供給。
維生素C參與細胞間物質的合成,維生素C不足會出現消化道、皮下組織和骨骼出血。出血的部位在毛細血管,往往是生長發育迅速的部位,如干骺端與骨膜下,這說明維生素C參與毛細血管內皮的營養和細胞間物質的合成。
本病病因是:
1、攝入不足母乳中含有227~400μmol/L(40~70mg/dl)維生素C,故母乳喂養兒一般不易得壞血病,但如果乳母飲食中長期缺乏維生素C,則母乳含量不足也可使嬰兒患病。牛乳中的維生素C含量只有人乳的1,4(85μmol/L,15mg/dl),且于煮沸后破壞殆盡。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鮮水果和綠葉蔬菜中,長時間加熱、遇堿或有銅離子存在等均可使之破壞;谷物中含量很少,故單純以谷類喂養的人工喂養兒如不及時添加水果、蔬菜即可造成壞血病。
2、吸收障礙長期消化道功能紊亂可影響維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
3、需要量增加在生長發育加速期,發熱性疾病以及創傷愈合時,維生素C需要量增加,若攝入不足便可發生缺乏癥。
(責任編輯:梁土清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