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如何及早發現?4類人群需當心
胃癌是起源于胃上皮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居消化系統腫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國是胃癌死亡率較高的地區。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多見于中老年人。這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比如喜好熏烤、高鹽、腌制食物,嗜愛煙酒,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增加患胃癌概率。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王奕鳴主任醫師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表示,胃癌一向都難早期發現,這主要是因為70%以上早期胃癌患者沒有不適感。即便出現一些癥狀,如胃痛、惡心、嘔吐等,也會認為是胃病而已,很少往胃癌上去想,通常是自行買一些胃藥吃,而不會去醫院就診。這樣一來,等癥狀嚴重才去醫院就診時,多數患者已經是晚期胃癌了。所以,關注胃癌的早期癥狀及高發人群對及早治療胃癌有重要意義。
胃癌有哪些典型癥狀?
早期的胃癌首先會感覺上腹不適,這是最初的癥狀,和消化不良的癥狀很相似。開始時只是輕微的疼痛,隨著病情的惡化,疼痛會加劇,吃了飯之后疼痛的感覺會加劇。
食欲也會下降,整個人消瘦的比較快,對于任何食物都沒有胃口,和普通的胃病癥狀很相似,很多患者吃了東西之后就會感覺腹部特別脹,所以這也是一個食欲減退的原因,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不好,會越來越瘦的。
胃癌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會越來越惡化,所以癥狀會越來越明顯,疼痛的感覺也會越來越劇烈,首先是腹痛,當胃癌比較嚴重的時候,疼痛感覺就不是陣發性的了,而是持續性的疼痛,那種疼痛的感覺還會蔓延至腰部,整個人非常痛苦,有時候一痛就是一個晚上,幾乎晚上都睡不著覺。
進展期胃癌最早出現的癥狀是上腹痛,常同時伴有納差,厭食,體重減輕。腹痛可急可緩,開始僅為上腹飽脹不適,餐后更甚,繼之有隱痛不適,偶呈規律性潰瘍樣疼痛,但這種疼痛不能被進食或服用抑酸藥緩解。患者常有早飽感及軟弱無力。早飽感是指患者雖感饑餓但稍一進食即感飽脹不適。早飽感或嘔吐是胃壁受累的表現,皮革胃或部分梗阻時這種癥狀尤為突出。
哪些人是胃癌高發人群?4類人群需當心
1、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在兩三代的親屬中,有得過消化系統腫瘤或者其他腫瘤,其得胃癌的幾率就會更高。應對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提前 10年左右,做專業的腫瘤篩查,針對胃癌應做胃鏡檢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體可根據醫生建議。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為55歲,那么在40歲時就應 做第一次胃鏡檢查。
2、飲食習慣不好的人
有長期吸煙、飲酒,特別愛吃燙食、腌制和燒烤食物、高鹽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這些習慣會對胃造成較嚴重的損傷,應及時調整。
3、有慢性胃病的人
有些胃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視,但有胃病,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得胃癌。胃潰瘍與胃癌明確相關,會加大患癌風險。長期、嚴重的慢性胃炎,如出 現萎縮性改變、有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人,必須嚴密觀察。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展,并定期去醫院復查。
4、幽門螺血桿菌感染合并有慢性胃病的人
幽門螺旋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它與某種類型的胃癌有一定相關性。如果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將來患上胃癌的風險較高,應及時清除。不僅本人應清除,家人也應及時檢查,同時清除。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6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1小孩口臭便秘該如何處理
2024-10-21七個月嬰兒不吃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急急!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應對?
2024-10-21望江縣治療胃病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排便異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腸易激綜合征的定義及相關特征是什么
2024-10-21三月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