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診斷與鑒別
胃炎從病的急慢來看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有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其他的還有膽汁反流性胃炎、胃竇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這種分類和急性慢性沒有關系。
急性胃炎在發病前常有致病因素,診斷不難,總體特征是發病急驟、迅速,無明顯性的征兆。慢性胃炎的特征是發病緩慢,初期癥狀不明顯,合并其他并發癥。
急性胃炎診斷主要有賴于胃鏡檢查和粘膜活組織檢查。在胃鏡下,慢性淺表性胃炎表現為紅白相間或花斑狀外觀,有時尚見灰白色滲出物和糜爛;慢性萎縮性胃炎表現為粘膜色澤灰白,樹枝狀小血管顯露。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為粘膜固有膜內有大量單核細胞浸潤,腺體形態和數目都屬正常;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腺體縮小,腺體數目減少和粘膜變薄,常見有腸腺化生(胃腺體變為腸腺體)和假幽門腺化生(胃底腺變為幽門腺)。
【診斷方法】
1、上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是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此項檢查對潰瘍病及腫瘤的診斷有一定價值,但由于該檢查僅能觀察胃的形態改變,而不能觀察胃黏膜的病變情況,因此有局限性。
2、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炎的最好方法,胃鏡檢查能觀察胃黏膜的改變,在進行胃鏡檢查的同時還可以鉗取胃黏膜組織做組織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的病變情況,綜合胃鏡及病理檢查結果確定診斷。
3、幽門螺桿菌檢測:
幽門螺桿菌與胃炎的關系非常密切。活組織病理學檢查時可同時檢測幽門螺桿菌,并可在內鏡檢查時再多取1塊活組織做快速尿素酶檢查以增加診斷的可靠性。
【鑒別方法】
1、胃癌:
慢性胃炎之癥狀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適、貧血等少數胃竇胃炎的X線征與胃癌頗相似,需特別注意鑒別。
2、消化性潰瘍:
兩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規律性、周期性疼痛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規律性并以消化不良為主。
3、慢性膽道疾病:
如慢性膽囊炎、膽石癥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的癥關,易誤診為慢性胃炎。
4、急性胃炎:
應和早期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鑒別。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6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1小孩口臭便秘該如何處理
2024-10-21七個月嬰兒不吃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急急!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應對?
2024-10-21望江縣治療胃病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排便異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腸易激綜合征的定義及相關特征是什么
2024-10-21三月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