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關注反流性食管炎的4大癥狀
由于現代工作繁重,工作生活壓力大,飲食沒有規律,所以特別容易導致反流性食道炎疾病的發生,所以說對于這樣的疾病人們一定要重視在生活當中做好積極的預防,假如患有的疾病要及時做好治療。
食管炎即食道炎,泛指食管黏膜淺層或深層組織由于受到刺激或損傷,食管黏膜出現水腫和充血,引發的炎癥。化學性刺激主要是胃酸、膽汁、烈酒以及強酸、強堿、藥物等;而物理性刺激主要是指燙的食物、飲料,食管異物(魚刺等)嵌頓,長期放置鼻胃管等。由于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導致食管局部受損,或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導致結核桿菌、真菌(念珠菌)或病毒感染亦可引發食管炎。臨床最常見的是胃酸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道炎的癥狀,反流性食道炎是因為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稱“燒心病”,因為正常情況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當反流人食管時灼燒或刺激食管而產生“燒心感”。常常發生于飯后,因為食管括約肌帳力減弱或胃內壓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內容物長期反復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癥,該病經常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單獨存在。根據癥狀不同,分別屬于中醫“吞酸”、“吐酸”、“噎證”、“胸痹”等病證。
癥狀一:反酸
每餐后、躺體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癥狀多在胸骨后燒灼感或燒灼疼痛發生前出現。
癥狀二:咽下困難
初期常可因食道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而出現間歇性咽下困難。后期則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狹窄,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所替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癥狀三:出血及貧血
嚴重食道炎者可出現食管粘膜糜爛而致出血,多為慢性少量出血。長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癥狀四: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
胸骨后燒灼感或疼痛為該病的主要癥狀。癥狀多在食后1小時左右發生,半臥位、軀體前屈或劇烈運動可誘發,在服用酸劑后可消失,而過熱、過酸食物則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燒灼感主要由膽汁反流所致,而服用酸劑的效果顯著。燒灼感的嚴重程度不一定與病變的輕重一致。嚴重食道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無或僅有輕微燒灼感。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 歲 2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2耳后根與下巴交接處不時疼,吃飯按壓均
2024-10-22熱痰口臭是怎樣一種病癥?
2024-10-22肚子老是咕嚕響是什么原因
2024-10-22寶寶拉肚子拉泡沫是怎么回事?
2024-10-22食物過敏和不耐受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大便呈現綠色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2男友喝酒和不好好吃飯就胃疼,該用何藥
2024-10-22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