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致胃癌的四大習慣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胃癌
胃癌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它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于生活習慣所致,那么哪些習慣易導致胃癌的發生呢?
胃癌的四大習慣
一、酗酒。經常過量飲灑是易患胃癌的行為,致使胃部屢屢遭受乙醇的劣性刺激,特別是乙醇含量較高的烈性酒,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癥,必須及時服用體恒健硒維康片修復損壞的胃粘膜。
二、抽煙。吸煙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了,而且很可怕的是青年人吸煙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過量吸煙是青年人易患胃癌的行為之一。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可致細胞突變的物質。
三、精神緊張。青年人的工作節奏及生活節奏加快,社會上的競爭亦使青年人的心理壓力增加,精神上處于持續應激狀態,亦會反饋性地誘發胃部疾病以致胃癌,這也是易患胃癌的行為。這也是胃癌的原因之一。
四、喜食煙熏。腌肉、熏魚等加工肉類制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極易形成亞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及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學家發現,每天攝入加工肉類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幾率就提高15%—38%。
胃癌早期的癥狀
出血、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胃癌在早期的時候可有出血的癥狀,而在晚期的時候胃癌患者出血量就會變得很大。個別人可在嘔吐物中混雜咖啡色或黯紅色的血液,少量出血時患者往往難以察覺,沒有明顯的癥狀,少量上消化道出血可以通過胃鏡檢查或者糞便隱血試驗發現。
食欲減退
胃癌早期患者沒有想吃飯的欲望,明顯的厭食,或是食后飽脹噯氣,厭惡肉食等,是胃癌比較常見的癥狀。將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顯食欲減退或食欲不振的癥狀,部分患者是因胃蠕動變差后進食過多引起腹脹或腹痛而自行限制進食的。久而久之,就會體重下降,慢慢的消瘦,
“老胃病”出現的疼痛性質規律、改變
8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會出現上腹部疼痛的癥狀,這也是麻痹我們的原因之一,以為老胃病就是一直這樣,就讓它疼,不去檢查,也不重視。但是如果原有的胃痛性質和規律發生了改變就需要注意了:比如原來每次都是吃飽疼,晚上睡覺不疼,如果突然出現了晚上睡覺也在持續地疼,這樣的疼痛習慣和規律改變。
總之,長期患有胃病的患者(尤其是40-5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如果近期內上腹部疼痛的性質和規律發生了改變,且經過2~3個月的正規治療后仍無明顯好轉,均應提高警惕,并應盡早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無胃病史突然出現不能緩解的腹部不適
這些不適癥狀包括胃部悶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沒有誘因,口服藥治療效果不好,或者時好時壞,癥狀呈進行性加重的特點。普通胃病往往在發病前有明顯誘因,比如喝酒、吃冷飯、喝冷飲等,如果沒有明顯誘因出現的胃部不適,應該排除是否有胃癌的可能性。
體重減輕:
胃癌的早期癥狀可能表現在明顯的消瘦,因為腫瘤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和人體爭搶營養,患者的體重明顯下降。以往胃病發作,對食欲、體力、體重無多大影響,而胃癌則能導致食欲不振,乏力和明顯體重減輕等。
預防胃癌還應牢記六個生活關鍵點:
定時、定量飲食,切忌暴飲暴食、進食過燙的食物,以免刺激或損傷胃黏膜。
多吃含維生素A、B、E及β胡蘿卜素的食品;適當增加蛋白質、豆制品,增強抵抗力。
被污染的水含多種致癌的金屬離子,一定喝自來水或純凈水。
很多胃癌患者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中醫認為,抑郁、郁悶的心情易致氣滯血淤,形成癌腫。
腌菜含有大量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作用下,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屬強致癌物質。油炸、烘烤、燒焦食物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
患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多發性腺瘤性息肉、惡性貧血的人,需經常檢查治療,消除癌前病變,預防胃癌發生。另外,有癌癥遺傳家族史的人,發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五個月大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小孩不肯吃飯是什么原因及如何解決
2024-10-22孩子肚子疼且大便不成形應如何處理
2024-10-22胃有氣翻滾、咕咕響且口臭,應吃啥藥?
2024-10-22小肚子疼應如何用藥治療
2024-10-22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胃脹氣口苦,求藥
2024-10-22寶寶腸胃不好,所用藥物不知是否用錯,
2024-10-22早上胃部脹痛該如何處理
2024-10-22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