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易發腹瀉 用藥需謹慎
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那么,腹瀉該如何正確使用藥物治療呢?
秋季四大因素導致腹瀉頻頻發生
1、病毒性腹瀉:對策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同時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此外,要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如面條、米粥、肉湯等。因為進食太少,患者處于饑餓狀態,會引起腸蠕動增加和腸壁消化液分泌過多而加重腹瀉。
2、受冷引起腹瀉:對策這種腹瀉是因腸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動加快,進食的水分來不及吸收,形成稀便排出體外。預防的關鍵是注意腹部保暖,進食冰箱冷食要有節制。疼痛厲害時可以用些解痙藥或收斂藥。如水瀉次數較多,可以口服補液,以補充水、鹽。不必使用抗生素。
3、消化不良腹瀉:對策應節制飲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劑。這種腹瀉并非腸道細菌感染所致。如果服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會破壞原來腸道菌群的平衡,甚至可能繼發真菌性腸炎、偽膜性腸炎等。如患者有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病史,應考慮是否脂肪性腹瀉,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4、在卵巢癌早期,由于卵巢腫瘤壓迫或牽拉周圍韌帶,加之少量腹水的產生,患者常有腹脹感,隨著腫瘤的不斷增大,壓迫或累及膀胱或直腸時患者可表現出尿頻、腹瀉、便秘等癥狀。
秋季易發腹瀉 用藥需謹慎
一、根據病菌選擇抗菌素
不少人腹瀉的同時伴有發熱癥狀,于是趕快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菌素。其實,伴有發熱就使用抗菌素并不妥。因腸道傳染病多由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造成。有條件者,在選用抗菌素前,最好先做大便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用對細菌最敏感的抗菌素治療。
二、發病初期別用止瀉劑
不少人得了腹瀉首先想用蒙脫石來止瀉。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發病初期腹瀉的排泄物能將體內的致病菌與細菌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減少對人體的毒害。當然,倘若腹瀉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過長,出現了脫水,就應在應用抗菌素和糾正脫水之后,酌情使用止瀉劑。
三、微生態制劑勿超量
麗珠腸樂、培菲康、整腸生等微生態制劑主要用來調整腸道菌群,糾正菌群失調。要提醒的是,此類藥物勿和抗菌素同時服。
四、沙星類藥物兒童不宜
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可樂必妥利復星、環丙沙星等沙星類藥物也是家中常備的治療胃腸病藥物。此類藥物對腸道致病菌有良好療效。但兒童、孕婦和哺乳婦女不宜用,因為該類藥物,有惡心、頭暈、皮疹、嘔吐和白血球減少等不良反應。
(責任編輯:黃詩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胃間歇性痛伴脹痛和燒胃是何原因?
2024-10-24手術后肚子脹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2024-10-24服用硫唑嘌呤后惡心該如何處理
2024-10-24小肚子疼,定坤丸吃完還需再吃嗎?
2024-10-24孕婦能否服用保濟丸
2024-10-24男性雌二醇偏高、肝氣郁結、腎虧兩虛能
2024-10-24有便意卻拉不出,蹲下放屁后仍有便意,
2024-10-24十二指潰瘍反復如何有效應對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