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應該做哪些檢查?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亦屬這一范圍。大量出血是指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環血容量的20%,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嘔血和(或)黑糞,往往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是常見的急癥,病死率高達8%~13.7%。
一、化驗檢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時,重點化驗應包括血常規、血型、出凝血時間、大便或嘔吐物的匿血試驗(有條件可作放射性核素或免疫學匿血測定法),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條件應測血細胞壓積。
二、特殊檢查方法:
(一)內鏡檢查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時,纖維胃鏡檢查安全可靠,是當前首選的診斷方法,其診斷價值比X線鋇劑檢查為高,陽性率一般達80%~90%以上。對一些X線鋇劑檢查不易發現的賁門粘膜撕裂癥、糜爛性胃炎、淺潰瘍,內鏡可迅速作出診斷。X線檢查所發現的病灶(尤其存在兩個病灶時),難以辨別該病灶是否為出血原因。而胃鏡直接觀察,即能確定,并可根據病灶情況作相應的止血治療。做纖維胃鏡檢查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胃鏡檢查的最好時機是在出血后24~48h內進行。如若延誤時間,一些淺表性粘腹損害部分或全部修復,從而使診斷的陽性率大大下降。國內報道一組904例上消化道出血、24h內做胃鏡找到出血灶者占77%,48h則降至57.6%,72h降至38.2%。因此,必須不失時機地抓緊檢查。
2。處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應首先補充血容量,待血壓有所平穩后做胃鏡較為安全。
3。事先一般不必洗胃準備,但若出血過多,估計血塊會影響觀察時,可用冰水洗胃后進行檢查。
(一)下消化道出血時首先用硬式乙狀結腸鏡檢查,直腸炎、直腸癌以及肛周病變引起的出血經檢查能迅速得以明確。大量便血時作緊急纖維結腸鏡檢查往往不易成功,因為大量血液及血凝塊難以清除掉,影響操作及觀察。如果出血不多或慢性出血,則可以經腸道準備后做纖維結腸鏡檢查。
(二)選擇性動脈造影 當消化道出血經內鏡和X線檢查未能發現病變時,應做選擇性動脈造影。該項檢查對腸血管畸形、小腸平滑肌瘤等有很高的診斷價值,而且,尚可通過導管滴注血管收縮劑或注入人工栓子止血。據國外動物實驗結果,若造影劑外滲,能顯示出血部位,則出血速度至少在0.5~1.0ml/min(750~1500ml/d)。故最適宜于活動性出血時做檢查,陽性率可達50%~77%。一般選擇腸系膜上動脈及腹腔動脈造影已足夠顯示所要的范圍。禁忌證是碘過敏或腎功能衰竭等。一些有嚴重的動脈硬化的病人,插管亦十分困難,不易成功。
(三)X線鋇劑造影 盡管內鏡檢查的診斷價值比X線鋇劑造影優越,但并不能取而代之。因為一些腸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內鏡窺見,而且由于某些內鏡醫師經驗不足,有時會遺漏病變,這些都可通過X線鋇劑檢查得以補救。但在活動性出血后不宜過早進行鋇劑造影,否則會因按壓腹部而引起再出血或加重出血。一般主張在出血停止、病情穩定3天后謹慎操作。對某些診斷困難病例,可以用Miller-Abbot管達小腸,分段抽吸腸液,在帶血腸液部位注入鋇劑檢查。此法有時可以提高診斷陽性率。注意殘留鋇劑可干擾選擇性動脈造影及內鏡的檢查。
(四)放射性核素掃描 經內鏡及X線檢查陰性的病例,可做放射性核素掃描。其方法是采用核素(例如99m锝)標記病人的紅細胞后,再從靜脈注入病人體內,當有活動性出血,而出血速度能達到0.1ml/min,核素便可以顯示出血部位。注射一次99m锝標記的紅細胞,可以監視病人消化道出血達24h。經驗證明,若該項檢查陰性,則選擇性動脈造影檢查亦往往陰性。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