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克羅恩病要做什么檢查?
克羅恩?。–rhn′s disease,CD)是一種慢性易復發非特異性全胃腸炎性疾病,屬于炎性腸病類 。克羅恩病在早期的時候僅表現為腹痛、腹瀉,等到嚴重時,就會發生腸梗阻、腸穿孔、腹腔膿腫、瘺管形成。因此如果出現疾病癥狀一定要盡早檢查治療。隨著內鏡檢查的廣泛開展,克羅恩病的發現逐漸增多,已經不再是亞洲甚至我國的罕見病。那么,克羅恩病要做什么檢查?一起認識下。
克羅恩病要做什么檢查?
1、血液檢查:常有貧血、白細胞增多、紅細胞沉降率加速。
2、纖維結腸鏡檢查:對全結腸及回腸未端病變有診斷價值。
3、克羅恩病要做什么檢查?糞便檢查:隱血試驗常呈陽性。
4、胃腸X線鋇餐檢查:是診斷本病的重要方法。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4例,女3例,年齡12~56歲,病程10天~16年。無原因急性起病3例,緩慢間歇發作的基礎上病情突然加重4例,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發熱、腹瀉,其中伴有右下腹包塊3例,局限性腹膜炎3例,膿血便2例,嘔吐3例,腹脹2例,停止排氣排便2例,轉外科急癥手術治療5例,術前誤診為闌尾炎3例,腸梗阻2例,術中探查見病變腸管充血水腫、腸壁增厚、僵硬、環狀狹窄、近端腸管擴張、對應腸系膜增厚,淋巴結腫大,病變分別在末端回腸3例,升結腸1例,小腸中段1例。據術中探查擬診為本病,切除相應病變腸管,均經病理證實。另2例內科誤診為克隆氏病,后在外院經內鏡檢查及活檢,確診為克羅恩病,病變在直腸和乙狀結腸,經藥物治療好轉。
2 討論
隨著內鏡檢查的廣泛開展,克羅恩病的發現逐漸增多,已經不再是亞洲甚至我國的罕見病 [1] 。由于病因不明,缺乏典型臨床表現及認識不充分,臨床中極易誤診,延誤治療,導致嚴重的并發癥,應引起臨床醫師重視。本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多見于末端回腸,病變腸管呈跳躍分布,多有慢性冗長病史,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右下腹(隱)痛或臍周痛、腹瀉、發熱、可伴有腹部包塊、腸瘺和肛門病變,甚而反復便血、全身消瘦、貧血(營養不良),兒童伴發育遲緩,大部分患者有輾轉就診史,中西醫治療時好時壞,多因出現并發癥時,致病情突然加重,急診入院外科手術治療。本組5例,其中3例因右下腹痛,陣發性加重、發熱、嘔吐,麥氏點壓痛、腹部反跳痛、觸及包塊、誤診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另2例因腹瀉、嘔吐、停止排氣排便,誤診為粘連性腸梗阻。因此,在急腹癥狀的鑒別診斷中應想到本病的存在,其腹痛范圍廣泛,一般無轉移性右下腹痛,腹部壓痛不固定,大部分患者在本次發病前有腹瀉、發熱史和多次就診治療史,如果充分認識CD的以上特點,詳細了解病史,認真查體,全面分析判斷,可減少誤診。
克羅恩病以內科治療為主,外科僅適應其它療法無效的并發癥和多次復發者,由于基層醫院往往難以確診,很少得到內科正規治療,導致嚴重的并發癥,經外科手術治療后,才得以確診,本組5例。另2例因腹痛、腹瀉、大便膿血、低熱。而誤診為克隆氏病治療3個月時好時壞,后到外地醫院經內鏡檢查和活檢,確診為乙狀結腸克羅恩病,給予5-氨基水楊酸(5-ASA)和甲硝唑及布地奈得保留灌腸治療,同時配合合理飲食,病情好轉。總之,經內外科治療緩解后的克羅恩病,均應定期復查和恰當藥物維持治療,以長期達到控制發作,維持緩解,減少手術,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