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氣味促癌”一說并不科學
近日,有網友說“土沉香開花時散發的氣味能促癌”,此說法引起中山不少網友和市民的擔憂。昨日,中山市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季明芳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氣味促癌”一說并不科學。她表示,廣東雖屬于鼻咽癌高發地區,但從目前研究顯示:我市原有的土沉香分布地區亦不是鼻咽癌高發區。生活中促癌的因素非常多,市民的這種擔心沒太多必要。現代社會的汽車尾氣、二手煙等等的危害,可能遠遠高于有促癌作用的植物。
●起因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聽說土沉香在生長過程中會放出一種有害氣體,氣體是致癌物質,結成香后無毒。”該網友表示,中科院院士曾毅1992年起對一千多種植物的研究,其論文結論是:土沉香等52種植物含有“促癌”物質。近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的論文第二作者、病毒學家鐘建明也表示:“可以確定土沉香能通過使用和花粉傳播激活EB病毒抗原,不排除引發鼻咽癌的可能性。鑒于廣東屬于鼻咽癌高發地區,建議中山不要大規模種植土沉香。”
●疑問
曾毅院士所列舉的這52種“促癌”植物中包括了土沉香、蘇木、紅鳳仙花、鐵海棠、苦杏仁、貓眼草、曼陀羅等市民較熟悉的植物,但至今沒有充分證據材料說明這些花木有促癌的可能,這在園林、植物學界一直存在爭論。作為市民,我們更希望除園林專家外,還能聽聽醫學界對植物“促癌”的看法,尤其是對鼻咽癌有研究的醫學專家的看法。究竟兩廣地區的鼻咽癌高發,是否真的與促癌植物有關系?
█土沉香研究專家
花香濃郁樹葉無毒
由于土沉香瀕臨絕跡,所以不僅是市民,許多醫學、園林專家也沒見過它的真容。至于其花的味道,能聞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針對網上的“氣味促癌”說法,市林業局表示,我市園林、植物界沒有這方面相關的專家,要請外面的權威專家來研究才能定論。
土沉香花香濃郁
土沉香花開是什么味道?我市土沉香種植園的老板藍均幟表示,土沉香樹平日生長時聞不到味道,只有到了花期,樹上開出一朵朵白色的花時,才能聞到味道。他親身聞過這些花香:“很濃郁,有點像夜來香的味道。”
對“土沉香氣味有害”一說,藍均幟表示很早就聽說過,但他認為不足信。因為歷史記載嶺南沿海地區曾生長著漫山遍野的土沉香,香氣襲人;香山人、客家人在屋前屋后都種植。“如果真是有害,原來的土沉香分布地區現在就沒什么后人了。”不僅藍均幟,我市其他土沉香種植園的從業人士也大多不信這一說法。
土沉香葉本身無毒
廣州中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藥理實驗室、中藥研究室主任中藥師梅全喜教授,曾經對土沉香葉做過深入研究。對于土沉香生長中是否會散發有害氣體,他表示并未聽聞,也沒專門研究其生長過程。但據他對土沉香樹葉的研究可以肯定,“葉子本身沒有毒。”他說,葉子本身包含了幾十種成分,大多數是有益于心腦血管的。而現在大陸與臺灣地區,都有用土沉香木料或樹葉,加工成茶葉、枕頭等產品銷售。這些都是經相關部門批準才能生產的,亦側面證明其葉本身無毒。
█鼻咽癌研究專家
汽車尾氣危害遠高于促癌植物
中山的醫療專家也有對鼻咽癌進行過專門研究,為此,記者昨日采訪了市腫瘤研究所副所長季明芳。自2009年開始,市腫瘤研究所就啟動了衛生部《鼻咽癌早診早治項目》的科研計劃,對于這個病癥在中山地區的情況有一系列的數據有研究。季明芳認為,“土沉香氣味誘發鼻咽癌”這一說法并不科學。
生活中促癌因素比比皆是
季明芳認為,植物是否有促癌作用,必須通過嚴謹的實驗進行論證。比如“氣味”是如何收集起來進行實驗的?有沒有眾多的科研調查結果來支撐?是否有驗證過若減少這種因素、人體細胞癌變率下降等等。
促癌與致癌有什么區別?季明芳解釋道,促癌是間接作用,比如在癌癥細胞發展過程中,促使其發展的一種作用。“但這不是關鍵因素,因為促癌的因素非常之多,日常生活中,促癌的因素比比皆是。而致癌則是直接作用,即致使細胞發生癌變。”她認為,汽車尾氣、二手煙等等的危害,可能遠遠高于有促癌作用的植物。
EB病毒只是誘因之一
兩廣是鼻咽癌高發區,有專家懷疑,這些促癌植物或許是鼻咽癌高發區的原因。也有網友問“EB病毒能否通過氣味傳播感染?”對此,季明芳表示,誘發鼻咽癌的因素眾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EB病毒感染等。“但是,EB病毒感染并非是致癌的唯一原因。”她說,目前公認的EB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唾液交換,打噴嚏、咳嗽、共用餐具、甚至接吻一些常見傳播方式。
“鼻咽癌的發生與遺傳、EB病毒感染、環境促癌致癌物和自身免疫力(抵抗力)等多種因素有關,EB病毒存在只是該病發生原因之一。”季明芳告訴記者,許多科研表明,鼻咽癌的高發與人種、環境的關系密切。“比如廣東人移居上海,鼻咽癌發病率明顯高于上海人;而遷移到夏威夷一段時間之后,人群的鼻咽癌發病率會呈現下降趨勢。”
鼻咽癌高發與土沉香分布無關
市腫瘤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作為我市第三大高發的惡性腫瘤,鼻咽癌在我市戶籍人口中的發病率約為15-20/10萬,其中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2-3倍,發病人群以30-64歲人群為主。
我市原有的野生土沉香主要分布在五桂山、三鄉、坦洲等南部鎮區的村莊風水林中。但我市的鼻咽癌高發鎮區,則以水道多的北部鎮區為主。“如港口、阜沙等,發病率較高;而坦洲處于中等位置,三鄉發病率較低。”季明芳介紹說,由于五桂山鎮人口基數少,發病率統計波動較大。“但研究顯示,客家人聚集地區的發病率并不高。”
2009年研究所對小欖鎮17000多名30-59歲之間的戶籍人口進行了篩查,結果顯示3%為高危人群,6%為一般陽性。“通過篩查,發現了25名鼻咽癌患者,其中19名是早期。”2012年,市腫瘤研究所將在民眾繼續開展鼻咽癌篩查。季明芳介紹,通過鼻咽癌篩查,早期率為76%,而通常在門診就診的早期率低于20%。通過早診早治療,鼻咽癌的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
更多癌癥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