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于胃癌
比例高:每2-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于胃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癌控項目的統計數據,全球每年死于癌癥的患者高達700萬,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了70萬例。專家介紹:“全球每年934,000新發病例,42%(近40萬)的新發病例數在我國,胃癌在我國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約每2-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于胃癌。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的胃癌形式更加嚴峻。”
隨著胃鏡及現代影像學技術的普遍應用,早期胃癌的診斷率有所提高,可達到10%左右,早期治療的治愈率也高達95%,但目前我國住院病例中超過90%的胃癌病人是進展至中晚期才就醫的,此時的5年生存率小于20%,即便是國內領先的醫院,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能達到46.3%,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中青年:當心來勢洶洶的“胃癌”
除了要提高早期診斷率之外,胃癌發病的年輕化趨勢也非常值得關注。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80歲。但這并不意味著胃癌離年輕人很遙遠,但從臨床情況來看,中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來,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除去多數專家認同的與性別、遺傳、曾經的慢性良性胃部疾患、腌熏飲食、煙塵環境等有關因素外,睡眠嚴重不足、飲食幾無規律、工作和心理壓力過大,以及對胃部不適或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不以為然,都是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專家強調:“年輕人患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加之容易誤診,確診胃癌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此時才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專家提醒年輕人,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遠離胃癌風險。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后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而那些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責任編輯:楊金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