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每3分鐘確診一例胃癌 這5種食物最防胃癌
河北省平均每3分鐘就確診一例胃癌患者,胃癌因此被稱為“河北第一癌”。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全面提高,當地中晚期胃癌患者術后存活率超過三成,存活期5年左右,達到國家衛生部門統計標準。
胃痛、胃脹、反酸、燒心、腹痛……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讓各種各樣的“腸胃不舒服”成了很多人甩不掉的“影子”。
但面對痛苦,多數人習慣了“忍一忍”,或者吃點藥緩解一下就過去了。殊不知,一時的放松警惕,很可能給胃腸道乃至全身埋下禍根。據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居消化道惡性腫瘤之首,死亡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三位。而研究發現,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飲食無規律等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年輕胃癌患者增加,有的人甚至二十幾歲就得了癌癥。這些人很多因為忽略檢查,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肚子”不舒服的原因五花八門,有良性的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結腸息肉,也可能是惡性的胃癌、食道癌、結腸癌等。要想杜絕隱患,胃鏡和結腸鏡是最準確、可靠的檢查手段。目前在歐美等西方國家,胃鏡、腸鏡已經成為健康體檢、門診或住院病人的常規檢查。但在中國,很多人一聽到胃鏡、腸鏡就覺得非常痛苦,一拖再拖,能不做就不做。這種過于夸張的恐懼心理,導致不少人疾病發展到不可逆轉的時候才來檢查。與日本相比,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比例平均不超過10%,而日本雖然也是胃癌高發,但廣泛的胃鏡篩查使早期胃癌的診斷比例可達到50%~70%。
因此,建議有腸胃不適的人,最好盡早進行胃鏡和/或結腸鏡檢查。事實上,隨著內鏡技術的進步,無痛胃鏡及結腸鏡操作時間都已經明顯縮短,患者根本感覺不到太多的痛苦。此外,利用超聲胃鏡判斷病變的深度,對于局限在黏膜層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還可以同時進行胃黏膜切除術或黏膜下剝離術的微創治療,免受手術之苦。通過結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結腸息肉,判斷息肉性質、有無癌變,并及時進行電凝切除,也可以避免將來“開腹”。
需要注意的是,“不良嗜好+工作壓力+遺傳因素”的三聯危險因素,已明確列入胃癌高危險誘因,包括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吸煙喝酒、喜好鹽腌煙熏食物、家族胃癌史、惡性貧血等,長期的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也可能惡變。因此,生活中要注意規律作息、調整壓力、健康飲食、遠離煙酒等。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腹瀉、燒心、便血、大便不規律、體重消瘦等癥狀時更要引起重視,40歲以上的人也最好定期進行胃鏡和結腸鏡檢查。
胃癌既然是發生在胃部,那么疾病的發生肯定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飲食有關,所以要想很好的預防胃癌,那么在生活中就要注意飲食,管好自己的嘴,多吃一些有利于預防疾病的食物。
大蒜
這是預防胃癌的首選食物,是人們公認的一種胃癌的預防食物,具有明顯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發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減少了亞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洋蔥
吃洋蔥能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重要的是洋蔥中含有一種櫟皮素的物質,為天然的抗癌物質。研究顯示,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菌菇類
這類食物包括冬菇、香菇(香菇食品)、金針菇等以及木耳。科學家發現,食物中許多菌菇類都含有抗癌物質,能起防癌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體,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體也是一種抗癌的有效物質。菌菇類食物中富含的粗纖維和鈣(鈣食品)等都有防癌作用,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