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每一個組織器官都有可能發生炎癥,當機體受到外界微生物入侵時,可產生免疫反應來清除致炎因子,促進受傷組織快速修復,進而引發炎癥反應。然而,有些炎癥可能會逐步發展成癌變,還需積極治療。
哪些炎癥易發展成癌癥?
1、慢性肝炎
肝炎病毒、脂肪肝均是誘發肝癌的高危獨立因素。先來說一說肝炎病毒,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細胞反復修復時可把病毒基因片段整合于正常細胞片段中,進而導致細胞突變,促使腫瘤發生發展。再來說一說脂肪肝,由于肝細胞中堆積太多脂肪,使得肝細胞受到嚴重破壞,從而誘發無菌性炎癥,由于炎癥持續浸潤而使得細胞發生突變,久而久之可發展成肝癌。
2、胰腺炎
由普通胰腺炎發展成胰腺癌只需三步,急性胰腺炎未徹底治療,短時間內反反復復發作可逐步發展成慢性胰腺炎,這種情況下已經失去徹底治愈的可能。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損傷可造成胰腺假性囊腫,沒有及早發現和治療就可能發展成胰腺癌。
3、宮頸炎
宮頸出現炎癥后,可導致接觸性出血以及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多。若宮頸炎合并HPV病毒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如HPV16型和18型,發展為宮頸癌的風險高。
4、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炎分為兩種,分別是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克羅恩病,這些均屬于腸道炎癥性疾病。前者發展成結腸癌的風險極高,病程越長,癌變的風險就越高。
5、慢性萎縮性胃炎
輕度萎縮性胃炎通常積極治療后就能逆轉;達到中重度時,及早科學規范治療也能防止發展成胃癌;但部分重度萎縮性胃炎發展成癌癥的風險高。值得提醒的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成胃癌,這跟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息息相關。
6、牙周炎
牙周炎是誘發口腔癌的高風險因素,同時可促進乳腺癌、胰腺癌以及腸癌發生發展。
溫馨提示
誘發炎癥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是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也有可能是機械損傷、紫外線照射和高溫等物理因素所誘發。日常應多吃具有抗炎功效的食物,如新鮮蔬果、蛋類、生姜和大蒜等。每周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最好是聯合力量訓練,能幫助減輕炎癥反應。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
李鶴平:為什么癌癥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么肝功能檢查正常,卻還是發現肝癌晚期?
中山腫瘤防治中心黃紅兵主任談疫情期間腫瘤患者的居家用藥
廣東生命之光2020腫瘤防治宣傳周視頻 盧宏杰抗癌經歷分享:正能量
有一部分人群會被一些炎癥所困擾,比如腸炎、胃炎、鼻炎等,雖然是些小毛病,但是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話,會威脅到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癌變,……詳細>>
幾乎身體每一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炎癥,如眼睛發炎、胃炎或肝炎等。炎癥是身體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其主要癥狀是紅腫熱痛以及功能障礙,不過過度炎癥……詳細>>
自2007年開始,癌癥已經超過了心腦血管疾病,躍居北京市居民死因第一位。在上世紀70年代,癌癥還是“罕見病”,北京市每年被確診的新發癌癥……詳細>>
癌前病變屬于一種病理學診斷,往前進一步會發展成癌癥,但并不等于癌癥。癌前病變屬于可控或可逆的狀態,除了積極治療外,還需做好生活干預,把患……詳細>>
如今,癌癥發病率一年比一年高,無關年齡和性別。在全球癌癥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癌癥發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是乳腺癌,其次是宮頸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