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康復期如何運動? 這些運動適合癌癥患者嗎
有研究表明,適當的鍛煉及戶外運動尤其能夠幫助癌癥患者在身體機能及心理健康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良性作用。康復期的鍛煉要適度,應根據原來的體質及鍛煉習慣。因人而異,靈活掌握。
癌癥康復期如何運動?
一般來說,癌癥康復期的鍛煉強度不宜過大,過強的運動病人較難耐受且對身體不利,運動量過小,又達不到鍛煉的效果。一般可根據心跳、呼吸自我感覺加以調節。康復期病人的較佳運動負荷應掌握在;每分鐘心跳90~100次,呼吸加深加快但無嚴重的氣喘現象,自我感覺良好,稍感疲勞但無明顯不適感。若每分鐘心跳超過100次,并出現明顯氣促及不適感,則應減少運動強度或逐漸停止。
病人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及愛好來選擇鍛煉項目,形式可多樣化。如選擇跑步、體操、球類、游泳等純體力鍛煉,也可進行舞蹈、棋類、垂釣、氣功等既有體力鍛煉作用又可調節身心健康的活動。要根據自己身體的耐受情況及愛好來選擇一項或多項運動,這樣每天堅持一定的時間,持之以恒,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依靠食物和鍛煉來維持,減緩衰老的。那么癌癥病人也是,如果因為自己是病人,而不積極鍛煉的話,病情會有可能得不到好轉。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醫生會奉勸癌癥病人能動就要動起來。
癌癥病人若長期臥床,整個身體就相當于廢了,這樣會導致關節僵直,肌肉萎縮。臥床時間越長,那么恢復體力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讓病人慢慢地在床上做些適合于自己體力和耐力的保健操。當病情有好轉時并可以下床活動時,則可進行稍大活動量的保健操鍛煉。這樣可使肌肉不萎縮,關節不僵硬。還可減輕骨脫鈣,防止褥瘡和血栓形成,并使病人增進食欲,產生健康感。
適當進行康復鍛煉可以通過以下4點,起到預防癌癥的作用:
(1)能增加機體的免疫功能;
(2)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延緩細胞衰老,減少細胞癌變機會;
(3)能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4)能使人性格開朗,消除煩惱和憂郁,增進心理健康。
這些運動適合癌癥患者嗎?
1、各種劇烈運動
如快跑、爬山、打球、武術等都不適合癌癥患者鍛煉。
2、走步、慢跑、健身操
近年來,美國心臟病專家庫鉑提出一個概念,將鍛煉方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兩類,前者指輕松的運動,肌肉不缺氧,后者指劇烈運動達到肌肉缺氧的狀態。二者意義不同,后者可以提高肌肉的強度及耐力,有助于提高運動成績,前者被科學試驗證實,確實有助于西方發達國家高發的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康復、逆轉,所以這個健康理念一經提出很快風行世界。我國媒體也大力推廣有氧運動,尤其推薦的是“走步”,使得這項簡便易行的方法得到全國人民受益于此,清晨、傍晚到處可見走步的人,不知減少了多少“富貴病”的發病。它同樣也適合癌癥患者,但是我覺得把它作為癌癥患者的主要鍛煉方法尚顯得力量單薄,因為抗癌必須要凝聚全部抗爭精神于鍛煉之中才行,而進行走步這種鍛煉方法時,人的精神不是很集中的,難以抵御周圍環境的干擾,這樣淺層次的鍛煉方法對于以上良性疾病尚可,它無法調動出更多的內在潛力對抗勢力強大的癌魔,所以建議把它作為輔助鍛煉方法。
3、一些娛樂鍛煉方法
如羽毛球、乒乓球、門球等似乎是寓樂于鍛煉之中,使患者身心輕松,但這些對抗性的方法難免使人心浮氣燥,對癌癥患者的健身效果還不如走步,所以它同樣只適合作為癌癥患者的輔助鍛煉方法。
4、太極拳
在走步等有氧運動被廣泛宣傳的形式下,有人將太極拳、氣功統統歸入有氧運動的名下,模糊了太極拳、氣功和走步之間的區別。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