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引發癌癥?
人體血液中的pH值保持在一個恒定的值(7.35~7.45之間),所謂“身體偏堿才健康”完全是句廢話,正常人的血液本來pH值就在7.4左右,屬于弱堿性,而像胃、皮膚、女性陰道等則是必須是酸性的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臨床上,的確有很多酸中毒的發生,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癥酸中毒等,這些都是由于服用了某種藥,或者是患了某種疾病才出現的(如腹瀉、腎衰竭、脫水等)。換言之,是先生了病,才出現的酸中毒,而不是“酸性體質會導致疾病”。
拋開所謂的那些“權威”的理論,凡是生理學的人都知道:人體血液和體液的是pH值都是有一套動態平衡的代謝機制在控制,可以讓血液中的pH值保持在一個恒定的值(7.35~7.45之間),所謂“身體偏堿才健康”完全是句廢話,正常人的血液本來pH值就在7.4左右,屬于弱堿性,而像胃、皮膚、女性陰道等等則是必須是酸性的才能保證正常的生理功能。
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
只要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影響身體酸堿度失衡的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疾病和藥物,甚至呼吸過程對血液酸度的影響都要比食物大。要知道代謝的能量物質都有一部分會轉化為二氧化碳,它再與身體內的水結合成碳酸,或是呼出,都會使大量的酸隨時進出人體,這種長期適應下的穩定根本不是靠一瓶弱堿水就能影響得到的。 但也不是說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就一點意義沒有。
食物多樣才是王道
從一個人的健康管理角度講,很多人得的都是生活方式病,這與飲食不當、運動不夠、不注意遠離污染都是有關的,是需要人們日常就注意的。不可否認的是,健康指導的文章拋開“酸性體質”的偽概念,整體上還是對健康教育起到促進作用的,因為這些文章里大體的傾向還是認同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反對不健康的食物(如煎炸食物、腌制食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在當今很多城市現代人的膳食結構中,適當控制酸性食物的確是有必要的。
但我們一定要明確,推薦果蔬類食物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酸堿性,而是其本身的營養價值,只有合理地搭配選擇食物,才能夠減少營養缺乏,通過合理膳食,就能滿足日常的營養需要,而不是去依靠那些保健品和營養補充劑。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