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有這些癥狀警惕癌癥 男性防癌要怎么做?
男性專注于工作和事業,往往會忽視自己的健康問題,根據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加容易感染上癌癥。這一發現應該給男性朋友們敲醒警鐘。事業固然重要,健康才是第一,沒有了健康,如何能保住已有的事業呢?近20年來,癌癥是中國人的最大殺手。男性死于癌癥的比率高出女性5.6%。為什么男性患癌的幾率更高呢?主要三個方面原因:
生理因素:男性基礎代謝的速度比女性高57%,吃得太多,因此器官衰老的速度更快。
社會因素:男性承受的職場、生活、社會壓力更大,卻無法像女性一樣通過哭泣來排毒、宣泄。
生活方式:男性不愛防曬,卻愛抽煙、飲酒,尤其職場上的成功人士,交際應酬多,因此胃癌、直腸癌和皮膚癌的患病率遠遠高于女性。
下面是與男性癌癥有關的幾種癥狀
乳房腫塊:絕大多數男性不會想到患乳癌,往往認為這是女性的“專利”。其實它雖很少見,卻是有可能的。當男性發現乳房有腫塊時,尤其是局部皮膚凹陷有皺紋,乳頭內縮或有分泌物,乳房發紅或脫屑,一定要去就診。
睪丸改變:當睪丸有任何癥狀時都應請醫生檢查。例如睪丸增大或萎縮,或者有塊,或者陰囊有沉重感等。有時睪丸腫瘤生長極快,所以早期發現是關鍵。
淋巴結改變:如果腋下、頸部或其他部位發現腫塊或淋巴結腫大,就應就診。尤其是淋巴結持續增大一個月以后,就一定要請醫生檢查。
發熱:多數發熱是因感染或肺炎等。但有些癌癥在某一時期會引起發熱,如癌癥擴散、轉移,或因血癌,如淋巴瘤或白血病。所以不能解釋的發熱一定要找醫生。
體重減輕:你并沒有節食及運動減肥,但體重卻明顯下降。如在短期內(如幾周)減輕10%以上,就應就醫。
腹部不斷絞痛并有抑郁:如果腹痛,并有抑郁癥,就應好好檢查,因胰腺癌與抑郁癥有關。其他癥狀還可能有黃疸或大便顏色改變,如灰色便。
疲乏:疲乏也是極常見的癥狀。每個人工作或活動久了都會乏力。如果常感極度疲乏而休息后并不消除,就應請醫生檢查,因為可能與癌癥有關。例如白血病、某些結腸癌、胃癌等。
持續咳嗽:感冒、流感、過敏等都會咳嗽,某些藥的副作用也有咳嗽。但久咳(指咳三四周以上),則不應忽略,尤其是吸煙者,應就醫。它可能是肺癌的癥狀,也可能是慢性支管炎或酸反流。
吞咽困難:有些人感到吞咽困難,但不以為意,自己認為多吃些流質,多喝湯,就解決了問題。其實吞咽困難可能因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要請醫生檢查。
皮膚改變:皮膚上色素痣增大,大家都知道要警惕癌。但皮膚上其他改變也應注意。如皮膚上突然出血或過度脫屑都應就醫。皮膚改變多久才可能有問題很難說,一般認為超過幾周就應注意。
不應出血的地方出血:例如咯血、吐血痰、胃腸出血、尿血等都應該看醫生。不要以為大便有血就是痔瘡,結直腸癌的表現也是大便出血。
口腔改變:如果你吸煙,應特別注意口腔內有無白斑或舌上白點,這些改變表示有血斑病。這是癌前病變,可能進展為口腔癌。應請醫生或牙醫診治。
排尿問題:男人年老多有排尿問題,如尿頻、尿急、排尿不盡等。但這些癥狀嚴重時應看泌尿外科醫生,以排除前列腺癌或者前列腺增生。
消化不良: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認為明顯的消化不良是受心臟病發作的影響。但持續的消化不良可能是因食管癌、胃癌所致,應就醫。
男性如何正確預防癌癥
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吃早餐、胡吃海喝、嗜葷如命等等。你的飲食結構上如果攝入的脂肪、膽固醇等物質過多,那么勢必就會影響你的健康。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研究學者希拉·賓漢姆就堅持結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與高脂肪食品的攝入有關,高脂肪是男性健康殺手。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如肥胖、冠心病、腫瘤、骨質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保證充足的睡眠
現代的職場人大多數都沒有養成一個健康的睡眠習慣。晚上睡不著覺,早上起不來是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長期熬夜,或者晚睡,對身體沒有好處的,尤其在晚上11點后,是人體內臟各部分的排毒時間。以肝臟為例,23時至次日3時,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它最佳的排毒時期,如果肝臟功能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并加劇惡化。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受損足以損害全身。“熬夜等于慢性自殺”是有一定道理的。
生命在于運動
癌癥的發生,多數時候是我們的身體免疫力出現問題。運動時肌肉產生熱量高,癌細胞對熱的耐受力遠不如正常細胞,容易被殺傷;運動使人體吸氧增多,氣體交換更為頻繁,可使體內的一些致癌物質排出體外;還能增加免疫細胞,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可隨運動的增大而上升,從而使癌細胞在形成之初就被消滅;運動增加干擾素分泌,而干擾素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基因檢測 針對性預防
基因檢測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體檢方式,可以提前預警疾病,特別是可以幫助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對自己的患病風險能夠有更清楚的認識,從而更有針對性地保護自己的健康。就像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像母親一樣,攜帶有突變的BRCA1基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別高達87%和50%,可以及時選擇做預防性雙乳腺切除。
溫馨提示: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年輕的時候拿健康換錢,后來拿錢換健康,卻是換不回來了。所以男性朋友們日常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發現問題及時就診。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