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細胞腫瘤治療方法有哪些
生殖細胞腫瘤在新生兒至老年人均可發生,但以青少年多見,不同病理類型的腫瘤之間的最小年齡與平均年齡略有差異,生殖細胞瘤年齡最小6歲,發病高峰12一14歲,平均年齡10歲;畸胎瘤最小年齡3歲,發病高峰7—8歲,平均年齡為9歲。生殖細胞瘤的性別比率約為2.24:1(男:女)。發生在松果體區的生殖細胞腫瘤以男性占絕大多數,而在鞍上生殖細胞瘤中則以女性較為多見。生殖細胞腫瘤治療方法有哪些?
生殖細胞腫瘤治療方法有哪些
1。治療原則
顱內生殖細胞腫瘤多數位置深在,且鄰近重要脯組織結構及深部血管,手術切除病死率較高,故傳統上多數作者主張行保守治療,其理由為:①直接手術死亡率30%~70%;②95%的生殖細胞腫瘤為惡性腫瘤而不能全切除,且同樣約95%的病人對放療敏感;③手術增加了腫瘤發生蛛網膜下腔播散的可能?;谶@種原則所制定的治療方案在20世紀90年代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分流術后病人病死率低于5%,5年生存率達60%~95%,因此,至今仍然有人堅持此觀點。但由于不能做到腫瘤的病理診斷,難免存在治療上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放療的副作用包括智力及精神后遺癥、垂體前葉及下丘腦功能障礙,尤其對于迅速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影響更為突出,加之部分病人在分流術后雖顱內壓增高得到了緩解,但中腦受壓體征卻更加明顯,此時必須施以直接手術來解除腦千受壓。為了克服保守治療的缺點,近年來許多作者采用的治療是首先行分流手術控制顱內壓增高,隨之應用臨床、腫瘤標志物檢測及神經影像學檢查將腫瘤加以篩選,然后鑒別腫瘤的病理性質而采用不同的冶療措施,具體方法包括:①腦脊液細胞學檢查。②腫瘤立體定向活檢;③試驗性放療。應用20Gy的小劑量射線作為診斷性治療。近年來生殖細胞腫瘤的藥物化療的研究增多,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近期療效。綜上所述,松果體區生殖細胞腫瘤的現代治療應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及化療的綜合治療。
2。手術治療
(1)直接手術:隨著現代神經影像學診斷方法及麻醉學、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與日趨完善,以及對局部顯微解剖的深入研究,松果體區腫瘤直接手術的死亡率、致殘率不斷降低。。NEUWELT(1985)報道34例儀1例死亡,Herrmann(1992)及Laborde(1992)報道的病死率亦在5%以下。因此,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作者主張采用直接手術探查,應用顯微手術技術可對一部分病人達到全切除腫瘤的目的,對于不能完全切除者,手術可提供組織學診斷,爭取時間進行放療及化療。
松果體區腫瘤比較常用的手術人路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經腦室入路,其中包括額部經側腦室入路(Etopoe法),頂枕部經肼胝體入路(Bnlniler一Oandy法)及顳頂枕經三角區入路(Vanwagenen法);另一類是不經過腦室的手術人路,包括枕部經小腦幕入路(Poppen法)和幕下小腦上入路(Krause法)。根據神經影像學檢查所提示的腫瘤部位選擇合理的手術人路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基本原則有二:一是選擇距腫瘤最近的入路。二是手術能夠清楚暴露腫瘤從而對周圍結構損傷較小。經過實踐我們發現,頂部經肼胝體入路對大怯半球牽拉較重,有時會影響中央靜脈的回流而產生偏癱等嚴重并發癥。經側腦室三角區入路只適用于腫瘤大而側腦室擴大明顯者,手術由側方到達腫瘤,解剖關系不清,腫瘤對側面的出血不易處理。額部經側腦室入路對腫瘤偏前者較為適用。腫瘤偏后者可應用幕下小腦上入路。當腫瘤不能完全切除時,便于行經側腦室枕大池分流術,其缺點是術野比較狹窄,不易直視下保護大腦內靜脈及Galen靜脈,而采用經枕部經小腦幕入路由于克服了上述不足,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推崇。
(2)分流手術:行分流手術的目的在于緩解顱內壓增高,為進一步的放射治療或直接手術作準備。在分流的方式與時機的選擇卜同樣存在爭議。Stein(1985)因多用Krause入路而認為術前分流對于可達全切除腫瘤打通腦脊液循環者已非屬必要,而若有必要時可行’Forkildsen分流術以重建腦脊液循環。同時,術前分流尤其不適于準備經腦室入路的直接腫瘤切除者,因分流管可被手術時空氣或血液阻塞,并且若病人采用坐位手術時,可能因腦皮質的過度塌陷、橋靜脈斷裂而發生硬膜下出血。另外,他們同時認為腦室腹腔分流(V-Pshunt)優于其他方式,盡管有經分流管種植播散的潛在危險,但在臨床上這種情況的發生率并不高,較之腦室心房分流的并發癥危險性要小得多。與上述觀點相反,近幾年來,多數作者則認為分流手術應在直接手術之前10~14d進行。我們體會先作V-P分流后再切除腫瘤更為安壘,術后反應小。
(3)立體定向腫瘤病檢:如前所述,松果體區腫瘤治療方案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腫瘤的組織學診斷的確定,立體定向活檢術近年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Dempsey(1992)提出,松果體區腫瘤的治療應由立體定向病檢開始,根據病理結果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但另一方面由于腫瘤的部位、性質的關系,立體定向穿刺所致潛在的損傷、出血等危險依然不可忽視,同時由于腫瘤的病理組織異常性質所決定,少量組織對病理診斷所造成的困難尚未完全解決。故HERRMANN指出,立體定向活檢的主要適應證應為:①腫瘤侵犯丘腦或中腦;②高危病人或年老者;③多發性腫瘤病人。
(4)精原細胞瘤:低期的精原細胞瘤的治療包括經腹股溝睪丸切除術,輔助性或治療性放療和化療??傊斡食^90%,精原細胞瘤I期,睪丸切除術后放 療,5年生存率為95%;Ⅱ期,睪丸切除術后放療5年生存率80%(70%一92%);晚期(ⅡB~Ⅲ)行綜合處理后5年生存率為50%。
(5)非精原細胞瘤:非精原細胞瘤包括胚胎癌、畸胎瘤、絨毛膜上皮癌、卵黃囊腫瘤。如腫瘤包括精原細胞和非精原細胞成分,一般應視為非精原細胞瘤。
I期:根治性睪丸切除術后立即施行改良式膜膜后淋巴結清掃術,然后觀察或化療。I期精原細胞瘤中只有10%一20%的病例有顯微腹膜后淋巴結轉移,80%~90%行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可能沒有治療效果。80%-90%根治性睪丸切除術后行預防性化療并非必需,復發率僅1%。
Ⅱ期:根治性睪丸切除術后立即行改良式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或根治性淋巴結清掃術,術后行化療。95%的病例可達到完全緩解。
Ⅲ期:應先化療,待腫塊縮小,再行殘留腫瘤切除術和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術后再化療。
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的適應證:①I期非精原細胞瘤;②Ⅱ期A、B非精原細胞瘤;③Ⅱc、Ⅲ期精原細胞瘤或非精原細胞瘤,先行化療,腫塊減小后再行手術。
根治性淋巴結清掃術:范圍是上界雙側腎蒂平面上2cm,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周圍至髂血管交叉和病變側血管的1/3部分,兩側界為雙側輸尿管,并將精素殘端一并切除。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裂開疝、肺炎、肺不張、血栓性靜脈炎、淋巴囊腫、乳糜腹、術后胰腺炎、應激性潰瘍、腸粘連或腸梗阻等。此外,還可引起逆行射精或不射精及生育力低下等。
改良淋巴結清掃術:研究發現,腎門以上區域淋巴結和腫瘤對側整個腹膜后淋巴結均無陽性發現。改良淋巴結清掃術范圍僅限于腫瘤同側腎門以下至髂血管分叉以上區域淋巴結,包括腸系膜下動脈以下的動脈前區域。80%以上保留射精功能和生育能力。
3。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對于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的治療的敏感性與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成正比,同時與性激素水平和腫瘤標志物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生殖細胞腫瘤易于發生蛛網膜下腔種植,與其生長在接近腦脊液循環通路的蛛網膜池有關,亦與腫瘤自身的生物學性質有關,因此,許多作者認為應常規行壘腦脊髓軸放療。Yamashita(1992)報道的經腦脊液轉移的病例中,發現約有80%的病例轉移灶在非照射區,而對轉移灶的處理十分困難,所以為防轉移,有必要性全腦脊髓軸放療,這在HCG及AFP陽性的腫瘤病人尤為重要。關于放療的劑量報道不一。生殖細胞瘤病人腦部放療總量一般為45~50Gy,全脊髓放療劑量20~30Gy,1歲以內的兒童應用成人的50%,5歲時用75%,8歲以后可與成人劑最相同。
4。化學治療生殖細胞腫瘤自身的生物學特性與松果體區的解剖特點是對松果體區生殖細胞腫瘤進行有效化學治療的基礎。一方面胚胎生殖細胞對抗癌藥物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松果體區血腦屏障的解剖缺陷使得藥物能得以有效地分布于靶細胞。近年來有關生殖細胞腫瘤的化療日益受到重視,有許多文獻報道表明化療對生殖細胞腫瘤的肯定療效。Neuwelt(1985)聯合應用順氯銨鉑、長春新堿和博來霉素治療生殖細胞瘤取得一定的療效。Hoffman(1991)在分析51例兒童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的報道中,亦強調了化療的重要性。天壇醫院近期對松果體區生殖細胞腫瘤應用聯合化療方案(順氯銨鉑+甲氨蝶呤+長春新堿+平陽霉素),給藥過程中行血藥物濃度監測,神經影像學檢查表明,經治療所有病人(包括手術及放療后復發者)均有明顯的縮小。甚至完全消失,初步的治療結果表明?;熥鳛樯臣毎[瘤的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用于病人的初次治療,對于經手術及放療后復發的腫瘤,可能成為旨選治療。但是,對于其可靠性及長期療效的觀察尚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編輯結語:通過對生殖細胞腫瘤治療方法有哪些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生殖細胞腫瘤治療方法有哪些也有所了解了。
(責任編輯:付秀權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